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華時評:大學生暑期實踐應少務虛名多求實效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0日 1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杭州7月20日電(記者張遙)眼下正是各高校在校學生暑期實踐活動高潮期。浙江某高校學生小黃來電話,希望記者能對她所在的暑期實踐小分隊進行報道。小黃説,不論是找師兄師姐求助,還是通過其他關係蒐羅,每個小分隊隊長手裏都得有幾個記者的聯絡電話,關係好的小分隊還會共享資源,爭取獲得更多報道。

  據了解,像小黃這樣忙著“推銷”自己暑期實踐活動的大學生並不少見,記者的同事也接到過此類採訪邀請。有的大學生甚至同時與好幾家媒體聯絡,隨時將有關實踐活動的文字、圖片甚至視頻傳遞給記者。

  高校暑期實踐活動從項目申報、審批到隊伍起程、調查走訪,直到整理成活動報告接受學校評價,一般要經歷好幾個月,但核心環節只有一個——調查走訪,意在讓大學生深入實際了解國情民情,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以及人際溝通等能力。這就要求參與活動的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上。千方百計聯絡媒體對活動本身進行報道,無疑是把注意力用錯了地方。

  大學生們如此在意媒體關注度,背後是評優機制在作怪。據了解,高校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在選題意義、創新度這些常規項目上,各個小分隊得分差距很小,想出彩只能另辟蹊徑。受到何種級別的媒體報道加多少分,在高校評分明細中有詳細對照表。不僅如此,媒體的報道還會讓老師對小分隊的活動項目刮目相看,“整體印象就不一樣了”。

  現有評價體系的邏輯是,拿到加分就離“優秀實踐團隊”近了一步,在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中會有更多獲得榮譽的機會,而且能在“保研”或出國時佔據優勢,日後找工作也能為履歷增色不少。

  高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評價體系的設計固然有自己的現實考慮,可是如此一來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媒體報道上,又能在學生個人能力和素質提高上收穫多少呢?評價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高校教育的效果,希望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能引起高校和教育部門注意,併為調整評價體系和評價方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