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從白雲鄂博感受稀土之爭:中國稀土價格倍增西方著急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0日 1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半年多來,稀土突然又成了中美之間一個新的交鋒點,美國媒體和貿易官員都死盯著中國有關稀土儲備和管理的政策不放。“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稀土的資源量、生産量、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國卻長期受制於人,稀土價錢多少買家説了算,一度被賣到豬肉的價格。從上世紀70年代初到現在,石油價格漲了三四十倍,而被美國人看來“決定著其國防命運”的稀土,價格在過去30年僅上漲了20%。當中國準備以合理的價格做稀土生意時,西方又驚呼“被中國戴上了鐐銬”。《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到“稀土之都”包頭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白雲鄂博礦採訪,既看到了稀土被賤賣時代留下的“痕跡”,也感受到中國業內人士對未來稀土生産和應用所抱有的信心。

  白雲鄂博的賓館中挂著“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在包頭市的稀土公園門口,有幾排浮雕石壁,其中一面浮雕上有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肖像,並刻著他1992年時説過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一提法多年來一直為中國稀土界所津津樂道,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鄧小平還有明確的指示———“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把我國的稀土優勢發揮出來!”“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的字眼,記者還在包頭及其所轄的白雲鄂博的鐵礦賓館大堂等地看到過。

  中國成為第一稀土資源大國,始於白雲鄂博鐵礦的發現。記者從包頭出發,開車北行約3個小時後抵達白雲鄂博。白雲鄂博在蒙古語中有“富饒的聖山”之意,但當地人開玩笑稱自己是“後山人”,因為這裡位於陰山之北。在白雲鄂博區的一條主要大街上立著地質學家丁道衡的塑像,上世紀20年代,正是他發現了白雲鄂博大鐵礦,那時,這裡只有一座黑色的山峰,因為缺水,既不是放牧點,也沒有幾戶人家,周圍的蒙古族牧民來這裡,幾乎都是為了去山上一座著名的敖包膜拜神靈。在發現白雲鄂博鐵礦7年之後,礦物學家何作霖在白雲鄂博鐵礦石中找出了兩種稀土礦物。由於稀土元素含量高、種類多,白雲鄂博成為世界最大的稀土礦。

  初到白雲鄂博,很多當地人都説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礦山上兩個巨大的礦坑。礦山入口處有包鋼的保安人員把守,沒有嚴格辦理入礦手續的人和車都會被拒之門外。記者來到主礦的高處,在專門修建的小觀景平臺上,看到一個深度約有200多米、短向的直徑有1公里許、長向的直徑大約1.5公里的橢圓形大坑。隨行的業內人士説,觀景臺所在的地方是以前的半山腰,上面的半座山早挖沒了,原先那個著名的敖包,蒙古族群眾在白雲鄂博礦開採前就將其遷移到了別處。大礦坑是逐層向下露天挖採的,開一層要爆破一次,一次爆破量相當於4級地震,白雲鄂博人説,他們對4級地震已經習慣了。

  屬於包鋼原料車間的白雲鄂博礦多年來是以鐵礦為主開採的,稀土礦是伴生開採出來的,沒被開採利用的數量巨大的稀土或隨尾礦漿被排入尾礦壩,或還堆積在白雲鄂博礦周圍的排土場內。

  在稀土産地遷走的還有些小村子,原因是開採任何礦産都不可避免地帶來環境污染問題。在包頭,記者看到一個面積約有11平方公里大小的尾礦壩,那實際上是一個“人工湖”,眾多分管道從環壩而臥的一條主管道上伸進湖中。登上這個約4米高的環壩,能看到很多尾礦水和周圍一些稀土大廠的污水正在排入湖中。這個尾礦壩還有一個名稱叫“稀土湖”,資料顯示,迄今為止,大約有1.6億噸尾礦排入這個湖中,而尾礦中的稀土含量在5%以上,某種意義上説,整個尾礦壩就是一個稀土富礦。但問題在於,這樣的稀土湖對周圍環境是一個威脅,天干風強的時候有放射性揚塵,湖中廢水外滲又造成了周圍土地鹽鹼化。記者在尾礦壩旁遇到一位知情的路人,他告訴記者,兩年前,政府索性把周圍8個村子全部遷走了。實際上,還曾有一些稀土專家建議,應該把這個離黃河不遠、又處在一個地質斷裂帶上的稀土湖晾幹深埋,既防止發生地質災害污染黃河,又穩妥地保護了稀土資源。

  應用水平不高讓中國稀土價格吃了很多年的虧

  稀土是鑭、鈰、鐠、釹等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在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裏,每個工作人員説起這些少見而又拗口的元素名稱來都滾瓜爛熟,初聽之下,記者還以為他們是在説日語。據管委會的高級工程師李振宏介紹,這17種元素可謂作用非凡,人類認識稀土的時間不過200年出頭,把這些元素認全並全部找出來就花了100多年,真正開始研究稀土元素的特性並應用於工業才60年左右,特別是近20年來,在新材料和高科技領域的稀土應用技術可謂突飛猛進,由於稀土元素的電子結構非常特殊而具有極為豐富的光、電、磁、熱特性,幾乎每過3到5年就會發現稀土的一種新用途,平均每4項高新技術發明中就有一項與稀土相關。在各種稀土新材料中,稀土元素通常用量很少但提高功能的作用巨大,因此,又常常被比喻為“工業維生素”或“新材料維生素”。

  現在,稀土的國際貿易幾乎就是中國向其他國家賣稀土,而主要稀土進口國的稀土應用水平大大高過中國,並且毫不客氣地對中國進行很多技術封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們的稀土應用優勢遍佈在諸如制導、衛星、探測、通訊、激光、夜視、光纖等以軍事為先導的尖端高精技術領域。1999年,美國國防部宣佈了未來與國防材料相關聯的35種關鍵元素,稀土元素佔了其中的15種。難怪美國《波士頓先驅報》6月11日還以“美國國防不能由中國決定”為題來談論稀土原料對美國生産大多數尖端防務武器的重要性。文章説,來自中國的稀土供應可能會突然中斷,這是個越來越讓人焦慮的問題,但這個攸關美國國防安全的問題被大大低估了。

  相比之下,中國的稀土應用水平是劣勢。比如,在電機、通訊、電子行業産生了革命性影響的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中國曾大量用於箱包、玩具的磁紐扣。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安四虎對記者説,中國對稀土資源的應用還處在低端。他認為,對於稀土這種戰略元素而言,“應用為王”,只有應用才能帶動整個産業鏈的提升。否則,稀土資源再多,若應用水平不高,稀土的價值就會被大大低估,稀土賣土價錢的事情就難免。

  中國的稀土過去是著眼于“賣出去”,而國外是著眼于“如何用”和“如何藏”。目前,世界上與稀土相關的有效專利技術達5000多項,絕大部分是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的專利。沒有稀土資源卻是世界稀土消費大國的日本更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把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用鋼板焊接密封起來或沉入海底,以備不時之需。

  中國稀土漲價讓西方著急

  稀土是中國獨具資源優勢的戰略礦物,但多年來,中國在開採、提煉稀土時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卻過於慷慨地以低廉的價格供應了全世界九成的稀土消費量。美國地質調查局稀土專家考迪爾曾説,自從中國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售稀土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就停止了開採。而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又顯示,以目前的需求水平,中國的稀土資源可供30年使用。上個世紀60年代,僅一個白雲鄂博的稀土工業儲量就佔世界的80%以上,而現在,中國的稀土工業儲量佔世界的比重已經縮小到40%左右,甚至有些説法是只有32%。

  不久前,從中國有關部委的會議上傳出了將把稀土納入國家礦産地資源戰略儲備首批試點的消息,試點地選定中國的“稀土之都”包頭。不出所料,一些西方輿論立刻指責中國“對稀土等關鍵原料的出口進行限制”。美國一家網站甚至還寫道,如果在稀土價格上聽命于中國人,那麼等於“我們被戴上了中國的鐐銬”。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21日報道,美國貿易官員要到世界貿易組織狀告中國囤積稀土、控制稀土出口。美國政府問責局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説,中國控制著97%的稀土生産,從而擁有挾制美國的“市場支配力”。

  記者在白雲鄂博采訪時,一位中國的稀土業內人士對此反應強烈:“這種‘我們需要的東西中國必須足量出售,中國需要的東西我們有權不賣’的邏輯,難道就是世界貿易的法則嗎?”他同時認為,稀土戰略收儲的作用主要還是提高中國在稀土國際貿易中的定價權,避免中國稀土賤賣,但由於稀土元素作用巨大而用量很小的特性,中國稀土儲備戰略基本上不可能對外構成戰略制約。

  對於西方這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包頭稀土研究院前院長、75歲的稀土專家馬鵬起告訴記者,稀土在尖端、國防領域的應用作用很大但用量很少,相比中國之前的慷慨,發達國家早就做好儲備和佈局了,因此戰略上制約不了外界。他認為,稀土不出口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要對各個稀土元素進行細分研究,需要量大、資源量小的要格外保護,需要量小、資源量大的可以放鬆些。

  安四虎對記者説,現在要是再説中國沒有稀土定價的話語權,那包鋼稀土恐怕就不服了。最近一年來,內蒙的主要稀土企業將白雲鄂博的稀土原料加工後統一交由包鋼稀土的國貿公司收購,再以國貿一個銷售公司對外,這實際上起到了企業戰略收儲的效果。去年年底,中國稀土企業終於迎來了初步成功,主要産品氧化鐠釹從年初的市價5.9萬元/噸升至14.7萬元/噸左右,金屬釹價格從9.75萬元/噸的低位提高到20.95萬元/噸左右;氧化鈰價格由2008年底的1.15萬元/噸上升至4萬元/噸。

  實際上,人們在稀土開採方面有認識誤區。其實不僅中國有稀土,前獨聯體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南非和越南等國也都有。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初分析説,中國對稀土的限制性舉措將推高價格,但也會推動美國、澳大利亞和越南等國考慮開採稀土礦。今年年初,美國唯一的稀土礦業公司莫利礦業公司已表示,計劃籌資5億美元重啟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稀土礦。業內人士説,加州的這座礦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産礦,冷戰結束後才逐漸停産。如果它在“荒廢”幾十年後重新運營,將成為西半球唯一一個開展稀土開採業務的公司。但美國輿論認為,重建美國的稀土採礦業可能需要15年。

  中國加強稀土生産的管理和儲備,並不是停止與外界的正常生意。相反,中國已和國外合作,從應用端著手拉動稀土産業鏈提升。在安四虎的辦公室裏,記者看到,他正在為兩個釹鐵硼的應用項目忙個不停:一個是和美國通用公司合作,應用釹鐵硼為中國縣一級的醫院生産成本適宜的核磁共振檢查設備;另一個是利用稀土永磁王來生産風力發電機。▲(本報記者 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