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高校教育內容被指落伍 舊模式難應對就業壓力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9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業空泛,感覺學不到什麼。”“學習沒壓力,只為了一場考試?”“不知道讀大學究竟在讀什麼!”……高等教育在不斷改革,大學生怎麼看?羊城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學生對高等教育現狀存在諸多困惑。 是學生學習態度出了問題?是教師教學模式存在不足?還是現行的高校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改革?幾位教育專家解答了學生的困惑,並提出促進高校教育發展的種種建議。

  A

  困惑一

  人文類專業學習空而泛

  學生質疑學而無用

  一些學習管理類、市場類等人文科學類的學生,對專業的學習感到不安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小吳説:“微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行政管理學,好像我們什麼科目都要學,到頭來卻感到空而泛,沒什麼學得精。”

  她身邊很多同學對就業問題也很困惑:“考公務員,沒有對我們進行考公專門的訓練就沒優勢;一畢業就去企業做行管,也是不現實。”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阿妍也表現出類似的困惑,她認為她的專業內容學得多,但沒有在轉入高年級時選擇一個就業方向進行鑽研,導致最終什麼都只是略知一二。

  對於其他人文科學類的專業,例如新聞學、傳播學等,學生們也充滿困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專業大三的學生小琳告訴記者,媒體評價新聞系學生寫的稿子“比不上哲學系的高度、歷史系的深度、中文系的生動”。她説班上的同學聽到這種評價都覺得學而無望,學而無用,甚至有人説:“既然這樣,幹嗎還要設置新聞專業?”

  專家:大學求“漁”而非“魚”

  教育專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中山大學高教研究所副所長屈瓊斐説,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裏面,有不止一個是文學學士學位的。因此,不可狹隘地認為文科學習學而無用,相反的應是學而大用。“關鍵在於要明白讀大學是學知識,還是學習如何去獲取知識,這就是教學方式為‘魚’還是‘漁’的問題了。”

  “目前高校教育內容確有落伍之處。”廣外高教所所長朱建成認為,人文科學類專業的學習是動態的,建議高校在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需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結合中外相關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確需求,動態學習” 。

  廣州醫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劉金保認為,學生的壓力來自於就業競爭,最重要的是該類學生是否能夠具備專業特長,否則將難以在社會上找到理想的位置,面對嚴峻的挑戰。他説:“假如這個問題的確難以解決,或者應該採取行動對這類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培養模式以及專業特色。”

  B

  困惑二

  學習懶散缺乏動力

  學習只為期末考試?

  大學裏有這樣的現象:“把一個學期的書在期末考前一個月內看完”;“期末考前在圖書館度過的一個月,一般要完成三件事:預習、學習和復習”;“把老師的PPT拷過來看看和背背,期末考準能pass”……許多大學生反映大學的學習壓力僅限在期末考前的一個月。

  “平時大家基本上都不怎麼看書,等到期末考前一個月,就扎堆到圖書館復習。” 廣東商學院大四的小蔡説,因為沒打算考研,應付考試只需在臨考前拿到老師的復習提綱就可以。

  記者了解到,如今大學生的作業形式多為個人論文或是小組展示。不少學生説,作業沒什麼壓力,論文可在網上查找資料進行複製粘貼,小組展示也可在網上資源整合。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小袁坦承,大一時,大家對待小組作業的態度比較認真,到了大三很多人都是應付過去就是了。

  此外,每個學期的學習科目多則十幾門,少則六七門,卻未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廣東金融學院財經傳媒係的阿茜説:“看似充實的學習,過後卻覺得收穫甚微。每學期在不同課程中疲於奔命,學到的卻都只是蜻蜓點水。總體上覺得在學習上的壓力還不如讀高中。”

  專家:舊模式舊習慣未變

  針對此種現象,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分析,首先學生對於學習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中學的應試學習模式中,沒有深刻認識到大學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其次許多大學生缺乏明確的目標,沒有學習的動力;再次因為,大學生活更加自由和豐富,社團活動、網絡遊戲等佔據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時間,“學習”不再是學生生活的全部和唯一。

  劉金保認為,應試教育模式是造成此現象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學生普遍缺乏主動學習和創新學習的意識。“在中國,大學階段與中小學的教學模式並沒有明顯的差別,儘管國家主管部門和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改變應試教育模式,啟動了多種創新學習的工作,但總體來説還不理想。”

  嘗試國外教學模式

  國外多為小班教學,課上採取師生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對於這些教學模式,中國是否具備條件學習和借鑒?屈瓊斐表示,國外沒有教材而有大量需要預習的參考資料,課堂少教師單純講課而多學生問題探討,大量需要獨立完成或者團隊合作完成的課外作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嘗試並使其‘本土化’。”

  劉金保則介紹説,目前國內一部分高校開展小班教學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等教學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思考、交流,從而獲取較好的學習效果。

  “但這種模式在國內多限于某些特殊專業或實驗班。”他進一步説,“因為中國高校的師生比例較低,學生人數多,開展此類教學幾乎不現實。”儘管國內有部分高校在設計或試驗基於網絡的PBL教學模式,但前景不容樂觀。“是好的東西未必能夠在國內廣泛推廣。”

  C

  困惑三

  評價體系

  不離學習成績

  好成績等於好能力?

  “要説大學完全沒有壓力也不是。” 華工工商管理專業的小林説,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人,並不一定具備好的專業思維,而如何去提高專業思維才是一個複雜的壓力大的問題。“現在的大學教育仍然是直接將課程成績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一個學生能力的主要因素,這是不夠客觀的。”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學生對現存的評價體系有較大的意見。“大學就不應該再惟學習成績論了。”中山大學工學院大四的小吳説,除了考核理論的學習,還需要將實踐能力、溝通、公益、品質等因素考慮在內,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綜合性考核。不少同學反映説,如今大多數高校的獎學金評比仍將學習績點置於首要位置。

  專家:癥結在於教育觀念

  一方面是學生感到學習壓力不如高中,另一方面高校卻仍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秀與否的重要因素。對此,專家分析其癥結在於教育觀念。

  馮增俊説,受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影響,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以“當幹部”為榮。為此,長期以來一直沿用著讀書為升學、升學為文憑、文憑為考公務員為就業的教學模式和目的,而這一切的條條框框都離不開“成績”。

  “如果説要改變以成績為重點的評價體系,我認為首先要轉變傳統觀念。”馮增俊説,“我們要把焦點轉移到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東西’上來,這才會讓他們有成就感,學校才能為生産發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朱建成也強調,高校教育下培養人才應該遵循教學規律,尊重客觀事實,“不搞虛的。”特別是在本科教育中,不要只圍著“名聲”轉,而是要根據社會服務的需要努力創新,落實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記者 夏楊 實習生 張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