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徐一戎 北大荒水稻之父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6日 06: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跡報道

資料照片

  【閱讀提示】

  他成就卓著,科研成果累計增産糧食600億斤、增效近100億元,推動黑龍江水稻從畝産81公斤躍升到566.1公斤;他人品高潔,年事已高仍醉心科研,怕病倒給人添麻煩,一張字條隨身攜帶;他無私奉獻、不求名利,窮盡積蓄預支工資,只為設立水稻研究基金。

  他,就是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徐一戎。

  北大荒的大米,顆粒飽滿,味道甘甜,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但這裡冬寒春涼,無霜期短,自古就是水稻高産的“禁區”。

  1949年,黑龍江水稻種植面積4.7萬畝,平均畝産81公斤。2009年,全省種植面積1638萬畝,平均畝産566.1公斤。在創造這一奇跡的過程中,今年86歲的省農墾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徐一戎做出了巨大貢獻。

  黑土地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説法:100個吃大米飯的人裏,可能有99個不知道徐一戎是誰;但100個種水稻的,肯定會有99個認識徐一戎!

  “我是自願來的”

  他怕病倒了給人添麻煩,這張字條總是隨身帶著

  6月,黑龍江墾區遭遇60年不遇的高溫天氣。年邁的徐一戎顧不得天氣炎熱,焦急地從家趕往單位,要把高溫天氣對水稻生産可能帶來的影響通知稻農。

  在大門口碰見徐一戎的黑龍江農墾總局局長隋鳳富趕忙把老人讓進自己的辦公室,並迅速讓工作人員把徐老對抗旱保苗、葉齡生長等建議以通知的形式發到各個農場。

  徐一戎的上衣口袋裏裝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我是自願來的”。“這兩年,徐老怕大家擔心他的身體,萬一病倒了給人家添麻煩,所以字條總是隨身帶著。”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黨委書記陳楓説。

  6月17日至23日,為了收集高溫天氣對寒地水稻苗情影響的數據,徐一戎跑遍農墾牡丹江分局的9個農場。“這種情況我也沒遇到過,要好好記錄和分析。現在的公路好走,都是水泥路;過去也是‘水泥路’,除了水就是泥,要走八九個小時呢!”徐一戎打趣道。

  每次下地,徐一戎的日程都安排得滿滿噹噹。陪同他的黑龍江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解保勝説,早晨7點他就下地,下午回來還要和農戶嘮一陣子,一忙活就到晚上六七點鐘。

  別人問徐一戎累不累,他總是搖頭。

  “能不累嗎?你想想,這麼大的運動量,年輕人有時還吃不消,何況一個80多歲的老人?這兩年,大家怕影響徐老的健康,請他講課、指導的越來越少,他就把字條天天裝在兜裏。”解保勝説。

  “最美的心願是研究水稻”

  飽經憂患後,他不改初衷,把熱情和力量投入試驗田

  1951年,徐一戎來到北大荒蓮江口農業實驗場,從事農業科研。當他走遍鶴立河、梧桐河等十多個農場荒原時,發現這些地方2/3是低窪地,心裏萌發了研究水稻的念頭。

  徐一戎一面對氣溫、土壤和水分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一面對水稻生産的每一個環節制定嚴格的技術標準。為了研究水稻,他把佳木斯市圖書館的農業技術類書籍幾乎翻遍,積累的32本筆記和4000多張卡片,摞起來有1米多高。

  “856農場剛建場的時候,小青山還是一片荒原,常有成群野豬出沒。”回憶創業時情景,徐一戎臉上閃現出激動和喜悅。“一切都是創造出來的。馬架子、小草房,甚至搭個帳篷,鋪上草就開始搞研究。”儘管條件艱苦,但他篩選出的30多個水稻品種裏,最高畝産達到242公斤。

  研究剛有起色,又被突如其來的政治運動打斷。1957年,徐一戎被打成“右派”。1969年,45歲的徐一戎被遣送回原籍遼寧北鎮縣。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的他,見到生産隊長的第一句話是:“能不能給我找個有水稻的村子?”

  回家鄉後,徐一戎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我最美的心願是研究水稻。”很快,他得到了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年,全縣50多個村10多萬畝水稻平均畝産提高了62公斤。

  1972年,徐一戎獲准重返北大荒,他把多年積蓄的熱情和力量全部投入到試驗田。為了準確及時地觀察每一個品種長勢長相變化,他長時間泡在水田中,熾熱的陽光剝掉了他身上一層又一層皮。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在8畝試驗田中,徐一戎用“合江19號”創造了直播水稻畝産千斤的紀錄。1980年,他承擔的寒地水稻直播高産栽培課題獲農墾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3年,“寒地水稻計劃栽培防禦冷害技術研究”又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人們説,這是北大荒種植史上的一場革命。

  2008年8月8日,徐一戎把畢生的積蓄、並預支了幾個月的工資湊齊100萬元,設立了“水稻科技發展獎勵基金”。

  爭夕陽 補朝暉

  功成名就後,他果斷否定自己,轉而鑽研寒地旱育稀植技術

  1984年,徐一戎60歲。本該頤養天年的他更加忙碌了。

  作為水稻的“直播派”,徐一戎本已功成名就,但當旱育苗技術成為插秧稻作的新亮點時,他果斷地否定了自己,“旱直播打破了‘北大荒種不出高産稻’的定式,但大面積高産只有走旱育稀植之路。旱育壯苗相當於延長了一個月的生長期,可在北緯45度以北地區創造大面積水稻高産。”

  為推廣“旱育稀植”技術,他跑遍北大荒87個可種水稻的農場、500多個生産隊組織推廣。

  1990年到1999年,黑龍江墾區水稻種植面積從87.6萬畝增長到1029.54萬畝,産量也大幅提升,職工收益成倍增長。墾區正式作出決定,要通過調整産業結構,把北大荒變成東北地區的水稻主産區。

  徐一戎更忙了。他把走田埂戲稱為“練平衡木”。有人估算過,每年的實地調查加上現場輔導,徐一戎有100多天要走這種“平衡木”。每次都得兩三公里,每年就是兩三百公里。50多年就是1萬多公里,相當於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亞走一個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