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徐一戎:把論文寫在北疆大地上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4日 13: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跡報道

徐一戎資料圖片

  徐一戎這輩子最惦記的,就是水稻。

  進入6月以來,黑龍江持續出現35℃以上的高溫,比以往同期偏高4℃到6℃。

  “氣溫這麼高,我得到田裏去看看!”記者剛進門,精神矍鑠的徐一戎就送上了這樣一句“問候”。

  北大荒冬寒春涼,無霜期短,自古以來都是水稻高産的“禁區”。黑龍江農墾科學院水稻專家徐一戎創新的高寒地區水稻增産新技術,卻使這裡的水稻畝産由150公斤躍升到700公斤,使北大荒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大倉”。

  “低窪地”恰成零起點

  大學畢業後,徐一戎一心想從事農業科研。但當時的東北還是“淪陷區”,徐一戎不願意為侵略者賣命,斷然拒絕了學校的分配。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幾年。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年,徐一戎來到北大荒蓮江口農業實驗場,當上了技術室副主任。他很快走遍了即將開發的10多個農場荒原。看到這裡2/3是低窪地塊,徐一戎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夢被點燃了。

  北大荒位於北緯4010′-5020′的高寒地帶,一年之中1/3的時間在冰霜籠蓋之下,冬季最低氣溫-40℃,凍土層最深達2.5米。歷史上,這裡一直以麥豆種植為主,幾乎與水稻無緣。

  徐一戎想改變這一切。在合江實驗農場的小土屋裏,一切都從零開始。水稻啥時候種最好?種植密度、施肥量多大才合適?徐一戎決定從基礎試驗幹起。白天,他和農場職工一起光著腳,拉犁翻地,彎腰插秧,頂風冒雨觀察記錄;晚上,把當天的觀察記錄梳理好,整理主要數據,記錄氣象日記和溫度變化。短短幾年,就摘錄了32本筆記、4000多張摘錄卡。

  種子問題是第一道關口。為尋找適宜北方寒地的水稻,徐一戎開始了尋找種子的“萬里長征”。他四處寫信求援,只要得到一點線索,不管百里千里,都要趕去尋求。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新疆,一去就是一個多月,一走就是十幾個地方。由於走得急,坐車經常沒有座位,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有時站著站著就睡著了。困得難受,就鑽到座位底下的狹小空間躺一陣,為此還經常被乘務員轟來轟去。

  這樣顛簸6年多,行程近萬里後,徐一戎收集到了近千份品種材料,為北大荒寒地水稻開發第一代品種提供了難得的親本。

  “斷層”中創造新紀錄

  因為通曉日語和家庭出身不好,徐一戎曾多次跌入人生的“斷層”。有一次,他被遣送回老家遼寧北鎮縣。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提“條件”:要求去一個有水稻的地方。

  到村裏的第二天,村主任找到徐一戎:“聽説你會種水稻,能不能幫我們參謀參謀?”徐一戎跟著村主任來到稻田地,拾起一棵稻穗,看了看説:“你們去年種的是‘農墾21號’,畝産也就500斤吧。”

  此語一齣,周邊譁然:“這個黑大個可不得了。往那兒一站,就把咱們的品種和産量都報出來了。”

  打這以後,徐一戎就成了遠近鄉村的參謀。從整地到育秧、從播種到打藥,鄉親們都來找他。徐一戎更是樂此不疲。他在用另一種方式延續自己的課題。

  直到1974年,50歲的徐一戎重返水稻所,承擔起農業部寒地水稻直播高産和防禦冷害2個課題。他和助手丈量出6分地作為品種資源“小區”,播下了730個品種材料,後來又選出30個品種播進了餘下的8畝“大田”。

  為了準確及時觀察每一個品種的長勢變化,徐一戎長時間泡在水田中,整地、播種、施肥、灌水、除草、滅蟲、收穫,從頭到尾一項不落,還要在勞作之餘確保每一個數據的調查、記錄、收集、整理。熾熱的陽光剝掉了他身上一層又一層皮,他卻因此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長期間前期升溫慢、中期高溫時間短、後期降溫快的特點。把握了氣溫規律,他便著手研究水稻低溫敏感期、水稻生育期及栽培界限期,選用適於當地溫度條件的耐冷早熟高産品種。1000多個夜以繼日地不懈努力後,在8畝試驗田中,徐一戎終於用“合江19號”,創造了直播水稻畝産千斤的紀錄。

  “高寒”地育出稀植稻

  就在直播水稻技術慢慢推開的時候,1981年初秋,北大荒滿山遍野一下子變得白霜茫茫。突如其來的早霜冷害,給新品種水稻造成致命打擊。秋收後一算,平均畝産還不足150公斤。經此變故,北大荒的水稻種植面積也由43萬畝驟減到18萬畝。水稻所的人也勸徐一戎:“老徐,看來北大荒這個地方,研究水稻沒什麼希望了。”

  徐一戎在沉默中度過了幾十個難眠之夜。隨後,他給自己確定了“寒地水稻計劃栽培防禦冷害技術”的新課題。

  北大荒三五年就會發生一次低溫冷害。水稻是喜溫、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溫就可能導致滅頂之災。尤其孕穗期間,如果連續出現三五天17℃以下的低溫,就會出現空殼、癟粒,導致大幅減産。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挑選20多個品種進行了耐冷性試驗。

  條件有限,他們就將秧苗栽在60多個花盆、10多個木槽裏,放在經過處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驗耐冷性能。同時通過調控,讓分蘗期提早,讓長穗期提前,錯過低溫段。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規措施。

  恰在此時,徐一戎聽説一名日本稻農在方正縣德勝村推廣旱育稀植技術失敗。這名日本稻農叫騰原長作,為表達對中國人民養育日本投降後遺孤的感激之情,來這裡傳送正風行日本的高産“旱育苗移栽”新技術,卻不料水稻苗得了“立枯病”。

  徐一戎趕到地裏的時候,當地村民正和騰原長作焦急地商量對策。徐一戎抓一把床土在手裏捻碎看了看,又拔出一撮稻秧從根到梢細觀察了一遍,然後告訴大家,日本稻農用的育苗土全是商品土,進入市場前已嚴格進行了調酸消毒,而德勝村是自由取土。旱育苗的床土必須調酸、消毒才能防止立枯病。

  徐一戎也從中受到啟發:使用自己篩選出的稻種,配套日本的旱育苗栽培法,是不是能讓産量大幅提升?在水稻研究所和兩個農場試驗“旱育稀植”,效果確實不錯。他又馬上跑遍北大荒87個可種水稻的農場、500多個生産隊組織推廣。

  這兩年,徐一戎在水稻田裏走的路、蹲在地頭寫的記錄、燈下伏案寫的研究材料成倍增加。根據這些一手資料,他制定出了適於北大荒高寒地區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方案將北大荒的土種細分為黑土、白漿土、棕色土等6個土種,具體標明了什麼樣的土質、什麼樣的地區栽培多少株數。

  第三年,慶陽農場推廣了結合旱育稀植和寒地水稻計劃栽培防禦冷害技術。這一年,有8個農場遭受了和1981年同樣重的早霜,水稻收成仍平均在400公斤上下,其中有60%的面積畝産超過了千斤。

  “稻醫”中傳來華佗名

  徐一戎研究出的2項新栽培技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也驚動了黑龍江農墾總局的領導。他們正苦於北大荒大面積種植土豆産量低、職工增收難的難題。一天,總局主要領導來到水稻所與徐一戎“切磋”了大半天后,激動地握著他的手説:“老徐,你給我指出道路了:旱路不通走水路!”

  1998年和1999年,通過推廣水稻科研項目與墾區大面積旱改水結合,北大荒連續兩年實現糧食産量、職工收益成倍增加。黑龍江農墾總局當即決定:通過調整産業結構,把北大荒變成東北地區的水稻主産區。

  徐一戎還在不斷攀登,他創新了高寒地區葉齡診斷栽培新技術。每次去地裏,他都不忘帶那把“稻子手術刀片”。這年,水稻正分蘗的時候,他來到了291農場的一塊稻田,豎看橫看以後走到地中間拔出一株稻秧,切掉根部後用刀片把細嫩的稻稈劈成兩半,桿劈面上淡淡的綠液慢慢浸了出來。徐一戎看了根係,又看紋絡,對農場的陪同人員説,上數第三個葉子已經顯長,從解剖看,上葉還要長,説明這塊地比正常用量起碼多施了1/3的肥料,因此可能要比正常稻子提前6-7天封壟。一有勁風就容易倒伏,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産量就不會超過400公斤了。

  從291農場來到850農場的一塊水田,見到移栽的稻苗枯黃且瘦小。徐一戎拔出一株,又用刀片劈開稻稈,看了看説,這片稻子十有八九是在棚裏育苗時,翻漿有水,播上種子又復土了。這就不叫旱育稀植,成了水育稀植,不但不會增産,反倒會減産,畝産不會超過300公斤。

  當年秋天,正值稻粒灌漿時,291農場那塊稻田全部發生倒伏,畝産只有173.5公斤。850農場那塊稻田的産量,200公斤剛剛出一點頭兒。“稻醫華佗”徐一戎的美名,從此傳開了。

  “北大荒”果成北大倉

  徐一戎把走田埂戲稱“走平衡木”,這是他此生最喜歡的“運動”。從水稻浸種、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漿、抽穗、收割,哪的水稻出現了問題,他就趕到哪。每到一地,他都力爭把渾身本事盡數傳給稻農。北大荒的稻農們説,100個吃大米飯的人,可能有99個不知道徐一戎是誰;但100個種水稻的人,肯定有99個認識徐一戎。沒有徐一戎就沒有北大荒的水稻。

  退休以後,徐一戎每年1/3以上的時間,都是在稻田邊度過的。幾十年來,他已累計為墾區內外的235個單位、35000多位稻農開辦過水稻栽培技術講座。有細心人算了一筆賬:徐一戎往返于各地水稻産區的路程,累計起來已有8萬多公里,相當於繞著地球走了2圈多。如果把他走過的稻田池埂連在一起,能從黑龍江的漠河一直連到海南的三亞。

  為了讓種慣了大豆、小麥等旱田作物的農民弄清楚、學明白水稻栽培技術,徐一戎不僅要對稻農進行技術培訓,還要給他們算投入産出賬。他的辦公室和家裏的電話都對所有稻農公開,一些水稻種植戶將其稱為“財神熱線”。

  為了讓更多的稻農自學到栽培技術,徐一戎編寫科普資料時力求要圖文並茂、一看就懂。他利用2年時間精心編寫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圖歷》,規範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的關鍵操作要點,受到農民歡迎。這本書先後被5次印刷,發行15萬冊,成為該出版社最暢銷的一本實用技術書。

  2005年,徐一戎將他歷經幾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葉齡診斷栽培技術流程》,製作成一幅簡明的挂圖,印刷8萬張免費發給墾區的水稻種植戶。他還把自己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製作成錄音帶和錄像帶,供電視和廣播宣傳。

  隨著寒地水稻栽培一系列技術難題的解決,北大荒的水稻種植面積由1984年以前的21.6萬畝猛增到現在的1100萬畝,水稻單産、總産分別由159.7公斤、0.4億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513.5公斤、52.9億公斤,水稻家庭農場的人均收入也由453元提高到6300多元。北大荒糧食年産猛增到90億公斤,年商品糧調出量約佔全國的1/4,“北大荒”成了真正的北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