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保障糧食安全的“中國經驗”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4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古往今來,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乾旱等極端天氣頻發,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糧食安全問題已超越其傳統意義上的食物供需範疇,越來越成為制約有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安全穩定的全球性、綜合性戰略問題。國際社會應從維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加強合作。

資料圖片: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饑餓的孩子們等待著聯合國的救濟糧

  全球範圍來看,糧食安全依舊是一個困擾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難題。以非洲國家為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目前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良人口總數首次突破10億,其中3億多分佈在非洲,佔非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什麼非洲人民長期受困于糧食安全問題之中呢?雖然21世紀以來非洲農業增長率已經達到5%,然而非洲的實際農業生産力水平仍然很低,糧食單産還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大多數非洲國家糧食自給率都在50%以下。非洲的農業生産結構不合理,出口的經濟作物佔的産值較高,而糧食生産不能滿足非洲人口的消費需求,除了玉米基本能滿足地區需求、國際市場進口額僅佔非洲消費總量的5%以外,非洲國家消費的水稻和小麥中,45%的小麥和80%的水稻都依賴進口,資料顯示,非洲53個國家中,有21個國家需要糧食援助。據糧農組織估計,2007年的價格上漲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有2400萬人陷入了饑餓,人均糧食佔有量僅為148.4公斤。饑餓發生率已經超過15%的16個國家中,非洲佔了15個,這説明非洲國家特別容易受較高糧價的危害。而聯合國糧農組織2009年的數據則顯示,在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激增至10.2億的全球饑餓人口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所佔比例高達26%。因此,我們可以説,就糧食安全而言,非洲國家還處在糧食不安全的狀態。

  與非洲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發展則是成功的。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FAO的食物安全標準,創造了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世界20%人口的奇跡,糧食自給率超過了95%。農業生産呈現出快速穩定的發展特點,中國的糧食基本實現自給,溫飽問題基本解決。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中國和非洲國家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亦即中國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學習呢?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用用兩句話進行了概括。一句話是糧食是安天下的戰略産業,解決好13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另一句話是我國是人口大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的方針。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裏。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依託政府干預確保糧食生産是中非農業發展戰略和政策的主要差異。中國的農業戰略始終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將糧食安全置於首位。在保障農業戰略和政策的實施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確保在各級政府和村莊層次上迅速地宣傳、動員和推廣。同時,中國以國家正式部門為主導的農業教育、科研、推廣體系長期以來作為政府智囊,在政策制定、試點、實施和反饋週期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定、實施和反饋系統,使中國的農業戰略和政策能夠不斷地調整、修正,併為廣大農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