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重慶地質監測員組織村民轉移時被洪水卷走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1日 07: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南方多省遭遇極端惡劣天氣襲擊

龐一舉年近八旬的父母,失去兒子痛心不已。

7月10日,蘭溪河依然洪水滔滔。龐一舉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龐一舉的妻兒在清理相冊,想多找到幾張他的照片。

  “他雨夜出去巡夜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我都要在家點亮一盞長明燈,等他回來……現在,我和孩子們還會接著等下去。”

  黔江區鵝池鎮蘭溪村的村民,永遠記住了7月9日這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也永遠記住了一個人——他們的村文書、地質監測員龐一舉。

  暴雨傾盆、山洪奔涌,為通知和組織村民避險轉移,40歲的龐一舉連夜搭起木梯“過河”。不料木梯折斷,他被洪峰無情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79位父老鄉親得到了安全轉移,龐一舉卻把他瘦弱的身軀,留在了撫育他成長的蘭溪河,留在了他一生熱愛的大山裏!

  8日5時

  通宵大雨引起警惕

  清晨5時,豌豆大的雨粒砸得房頂砰砰作響,簡陋破舊的屋檐下不停漏著雨,形成一道道水簾,擾得龐一舉徹夜難眠——降雨是從7日夜裏開始的,已經下了一個通宵。

  披上外衣,翻身下床。龐一舉卻被老婆王小梅一把攔住:“天還沒亮,起這麼早幹嘛?”

  “出去轉轉,下這麼大的雨,蘭溪河肯定要漲水,萬一哪點出現滑坡,就危險了!”在故鄉的大山裏,老龐住了40年,暴雨、山洪,他經歷了無數次。而兩年前幹上地質監測工作以來,他參與的滑坡監測、群眾轉移更是數不勝數——安全責任警鐘,一直在他心中長鳴。

  知道留不住倔強的丈夫,妻子放了行。1個半小時後,渾身濕透的龐一舉回到家中,擔憂不已地拋下了一句話:“這個雨勢不停的話,這場雨肯定比6月份的兩次強降雨還要厲害,蘭溪河漲水肯定要淹沒一些住房,必須要轉移一些村民!”

  他的預測,來源於他的經驗。

  8日10時

  走遍每戶預報險情

  雨一直下,印證了龐一舉的擔憂。

  然而,當時的狀況遠未達到轉移撤離的必要。因此,龐一舉當天的首要工作,仍然是走村串戶,四處張貼傳閱“農戶萬元增收明白卡”,宣傳惠農利農政策方案。

  村民們介紹,當天,龐一舉汗流浹背地在村裏奔走了兩三趟,幾乎走遍了每一戶人家;在宣傳惠農政策的同時,他還多了個心眼,提前給老鄉們打招呼:注意暴雨和山洪汛情,一旦哪出現漲水或滑坡,務必第一時間給村幹部打報告。

  不僅如此,在村幹部碰頭時,龐一舉和村支書、村主任都不約而同聊起了當天的降雨,擔憂明後兩天暴雨山洪來襲,相互商量要做好地質監測及搶險準備。

  8日16時

  再次向村民發出警報

  果然,下午2時許,氣象部門通報:預計9、10日我市將迎來今年以來的最大強降雨。

  隨即,黔江區召開了抗洪防汛專題工作部署會。僅僅1個半小時後,應急預案和防汛部署便陸續啟動——

  下午4時,身為村幹部兼地質監測員的龐一舉,接到鵝池鎮政府的工作安排: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迅速返回村舍,全力以赴做好地質監測工作和組織村民轉移準備。

  隨後,龐一舉冒雨趕回蘭溪村,此時,原本清澈秀氣的蘭溪河水,已經渾濁不堪波濤洶湧,較之以往漲水數米寬。

  “暴雨要來了,大家千萬注意安全!”回家的路上,龐一舉再次向沿途的村民發出了警報。

  8日19時

  丟下飯碗轉移群眾

  晚飯還沒吃完,村支書龐義便打來緊急電話:“你和老文書龐家懷一組,馬上動員和組織蘭溪村1組的17戶村民轉移到高地!特大暴雨今晚就到!”

  丟下飯碗,穿上雨衣,抓起一把手電筒,龐一舉便衝出了家門,只丟給妻子一句話:“今晚有大暴雨,我要去檢查排水溝和轉移群眾,你和娃兒自己要注意安全!”

  不曾想,這句話,可能成了龐一舉與妻子的訣別。

  8日23時

  冒著雷雨挨家提醒

  黑雲壓山——很快,大雨便成瓢潑之勢,豆大的雨粒打在背上竟有些許疼痛;1米外,伸手不見五指,打開手電,也勉強只能照亮3米範圍;只有在陣陣電閃雷鳴之間,才能借光看見前方的路……

  然而,17戶人家分別坐落于山間各處,雨後泥濘的山路又濕滑不堪,稍有不慎便會摔跤滑倒。一路上,龐一舉和年過花甲的老文書龐家懷,接連摔了好幾個跟頭,幾乎成了“泥人”!在一處名為“麒麟蓋”的小山溝處,龐一舉還險些跌落山崖。

  冒著危險,龐一舉和老文書還是執著地親自走進了1組的每一戶人家,當面提醒大家避險或撤離——“山洪來了,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挨家挨戶落實到位,一點兒都馬虎不得!”一路上,前後兩任村文書如是相互勉勵。

  9日3時30分

  木梯折斷跌入河中

  淩晨3時,龐一舉和龐家懷已在雨夜徒步忙活了整整8個小時,就剩下“龐家寨”的幾戶村民沒有當面通知到了。

  儘管此前,龐一舉已電話通知了其中兩戶人家,但在稍息了一陣後,龐一舉和龐家懷還是決定親赴現場。此時,因山洪到來,原本不到1米的小溝渠,已變成2.5米寬的“鴻溝”,成為阻斷二人前行的天塹。

  必須要過河!3時30分,龐一舉從村民龐家偉家中借來一把木梯,搭在鴻溝的兩端。

  “老龐,你先過河,我幫你扶梯!”出於對老文書的照顧,龐一舉主動謙讓。年邁的龐家懷成功過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龐家懷爬過木梯後,原本就不太結實的木梯更加鬆動,可惜當時雷雨交加,大家都沒有注意到——

  於是,當龐一舉攀上木梯,爬到木梯中央時,木梯突然從中折斷;龐一舉隨之跌落在洪流之中,瞬間便被洪流吞噬沖走,不見了蹤影……

  縱然村民們連夜展開搜救至天明,仍然沒有發現龐一舉的蹤影,只是在洪水下游數百米處找到了他穿著的那條短褲……

  □他的家境

  放棄打工回村

  家中一貧如洗

  昨日,記者走進龐一舉的家。一樓一底的老房內,原本住著一家6口:龐一舉夫妻、他們的一對兒女(兒子14歲、女兒9歲),以及龐一舉年近八旬的父母。

  在這座老房內,除了龐一舉夫妻的一張木床相對較新外,其餘的傢具早已破敗腐朽不堪,一台老電視和一台銹跡斑斑的單門冰箱,則是家裏唯一的電器;瓦片房頂甚至因無錢修繕,漏雨出現“水簾”。

  “兩年前,他在外打工掙的錢,遠比現在當村文書多幾倍!”蘭溪村村支書龐義説,像龐一舉這樣的農村壯年勞動力,在外務工每月都能掙到兩三千元,遠超如今六七百元的工資。但為了傳播外界經驗、帶動老鄉發展,在老幹部的勸説下,龐一舉放棄了打工高薪,義無反顧地回到偏遠窮困的鄉村。

  □他的工作

  今年轉正入黨

  工作備受稱讚

  雖然個人收入大大減少,但龐一舉的回鄉工作,尤其是擔任地質檢測員兩年來,讓村民們徹底睡上了安穩覺。

  老文書龐家懷説,鵝池鎮蘭溪村地處偏遠山區,降雨頻繁,常有山洪來襲或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

  “從來沒有哪個地質監測員,像他這樣工作認真負責。”龐家懷和村民們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今年來多場暴雨來襲前的警示通知,他都親歷親為,逐一落實通知到戶,讓人心裏特別踏實和安穩。”龐家懷列舉了一個“數據”:龐一舉所負責的轄區60多戶村民,坐落在方圓三四公里範圍內,逐一走訪通知完畢,每次至少都要4個小時。

  龐家懷説,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恪盡職守、踏實工作之餘,龐一舉還積極要求上進。擔任村幹部後,當時已經37歲的龐一舉,還曾為自己不是黨員而自責,進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今年7月1日,終於轉正成為正式黨員。

  □他的家人

  妻子要點長明燈

  一直等著他回來

  自從聽聞丈夫被洪水卷走的噩耗,36歲的妻子王小梅便哭成了淚人,龐一舉離開前最後那句“你和娃兒自己要注意安全”的提醒,成了她心中揮之不去的痛:“你讓我們注意安全,怎麼自己反倒要冒險?”

  龐一舉失蹤已經兩天了,儘管政府組織的搜救打撈隊伍,遍尋了該條洪峰支流以及當地整段蘭溪河,可惜仍無進展。

  不過,王小梅自始至終未曾絕望——她説自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始終相信他會回來!”

  王小梅説,平日生活中,丈夫很少有甜言蜜語,但愛的關懷總是時刻在身邊,就像隨時提醒家人注意安全一樣。當丈夫放棄在外打工的收入,執意回到村裏當文書時,她一度有些埋怨和不解,但丈夫憋急了的一句老實話,讓她溫暖舒心了好久——“回村後,我就可以長期陪你和娃兒了!”

  記者 朱昕勤 吳子敬 通訊員 龔節佑 楊見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