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北京600社區試點垃圾分類 以“物質激勵”推動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0日 04: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區設分類垃圾桶,廚余、可回收、其他垃圾分類回收。今年,600個社區試點垃圾分類,並以每月600元工資招募4000名指導員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相關部門表示,爭取明年全市4000個小區中3000個實行垃圾分類。

  近日,記者在試點社區探訪發現,不少居民響應垃圾分類,但尚未形成習慣。部分社區免費發放垃圾桶並獎勵居民,使垃圾分類率快速提高。

  - 探訪

  小區:團結湖北二條

  現狀:6社區垃圾分類率20%

  大媽支持分類嘆舊習難改

  每天早晨6點50分,拿上燒餅,67歲的崔毓匆匆下樓。坐在團結湖北二條11號樓下的花壇上,崔毓邊吃燒餅邊盯鄰居倒垃圾。今年4月底開始,團結湖街道啟動垃圾分類,崔毓等熱心居民作為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早晚兩小時督促鄰居垃圾分類。

  大媽逢人就問“分了嗎”

  “分了嗎?”崔毓逢人便問。早上7時,老人們開始遛彎、年輕人陸續出門上班,此時是倒垃圾高峰。

  老人都比較自覺,熟練地將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桶。75歲的楊大媽把家裏的幾個牛奶紙箱立起來當分類垃圾桶,分別裝可回收和廚余垃圾。她感嘆,老習慣難改,稍不留神就忘了。

  居民怕活動過後“老樣子”

  早晨8時,崔毓開始在垃圾桶旁的小廣場活動。看到有人只拎著一個垃圾袋時,崔毓便走上前提醒。“肯定又忘了分類”,一名小夥子笑著認錯,崔毓寬厚地“放”了他,並叮囑“下回注意”。

  “都是街坊,還能罰他不成?”崔毓笑道。

  住在2號樓的陳女士剛送完孩子回來。在她看來,垃圾分類的口號已提出近十年,起初她也響應,但發現活動風潮一過就不了了之。因此,她家的垃圾分類時斷時續。

  投資百萬元實現分類清運

  團結湖街道辦主任介紹,去年10月街道被列為朝陽區垃圾分類試點區域,街道用半年多時間完成垃圾樓改造,投入100余萬。

  今年4月,新的垃圾樓投入使用,一改過去的混裝運輸導致的居民在家分類白忙活,新的垃圾樓也按照廚余、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分類回收垃圾,再分別封閉運輸到垃圾場。

  儘管這一改造疏通了從居民家到垃圾場的分類,但崔毓等居民發現了新問題。社區外餐館排成一條街,但鮮有商戶垃圾分類;而遍佈在社區、街道的垃圾桶也經常被拾荒者“光顧”,分好類的垃圾被攪亂。

  團結湖街道辦表示,只能通過城管、社區監督指揮中心、志願者監督,並派地區環衛中心做好二次分揀,工作量巨大。

  6社區垃圾分類率20%

  團結湖街道城建科科長葛利軍表示,除了每月600元工資聘請專職垃圾分類指導員,街道還發動900余名居民當兼職垃圾分類指導員。通過“人海戰術”覆蓋該街道轄區的六個社區、1.8萬餘人。

  據了解,自從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兩個月來,當地6個社區垃圾分類的正確投放率約20%,距離真正的垃圾分類還有距離。

  小區:房山區行宮園

  現狀:小區共4178戶,已有3800戶實現垃圾分類。

  居民憑卡免費領垃圾袋

  從去年4月起,房山區15個小區也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行宮園小區是試點之一。居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小區共4178戶,目前3800戶實現垃圾分類。

  居民獲贈垃圾桶方便分類

  昨日,在行宮園每棟居民樓旁,都擺放著廚余、可回收、其它共3個垃圾桶。多位居民提著袋子前來扔垃圾。“家裏有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都是社區免費送的,如果這樣還不好好分類,太説不過去了。”居民馬淑清説。她稱,從去年4月起,小區給每家發放兩個垃圾桶和多個垃圾袋,她每天很容易就把垃圾分好。

  雖然垃圾桶、垃圾袋都是免費贈送,但居民要憑居委會發放的“便民卡”領取。卡上有住戶的名字、電話和樓層,也有居委會公章。

  居委會主任米玉英説,剛推行垃圾分類時,有些居民積極性不高,但發放垃圾桶和垃圾袋時,他們卻要多領。為此,他們研究出憑卡領垃圾分類用品的辦法,每戶一個季度可領180個可降解垃圾袋。居民領“便民卡”的過程,也是他們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跟蹤監督該戶垃圾分類的過程。目前,小區共3800多戶實現了垃圾分類。

  居民表現積極可領小獎品

  目前,王傑等43名居民當上垃圾分類指導員。王傑説,他們每天早晚工作6小時,工資600元。他們除了宣傳垃圾分類,還拿夾子幫居民垃圾分類。

  王傑説,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快速增強,也與獎勵機制有關。王傑説,居民投放垃圾時,她會注意其分類是否正確、投放是否到位等,並把表現好的家庭上報給居委會,居委會和區市政管委每月評出“垃圾分類優秀戶”,贈送肥皂等小獎品,併發放流動紅旗。

  多位居民表示,小小的獎勵確實能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專項資金保障垃圾分類

  昨日,房山區市政管委渣土管理辦工作人員劉碩表示,目前,該區15個小區進行垃圾分類試點,147名指導員每人負責2至3個垃圾站點。通過居委會入戶宣傳,試點小區的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提高。但還有少部分居民認識不夠,是工作的難點。除了行宮園,其他試點小區垃圾分類率約60%。

  劉碩説,該區垃圾分類開展較理想,與資金支持有關。該小區垃圾分類的資金由政府提供,其中包括市級下劃垃圾分類專項資金和該區專項資金。截至目前,已為居民家發放分類垃圾桶共26302個,垃圾袋560萬個和室外分類垃圾桶959個,還有專款用於獎勵表現突出的居民。

  - 官方回應

  針對小區試點垃圾分類後發現的問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鄧俊解答了居民們的疑問。 

  1,居民舊習慣難改,如何解決?

  鄧俊: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計劃通過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形式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 

  2,社區餐館不響應影響分類效果?

  鄧俊:今後將通過出臺相關規定等多種措施進行約束,針對個別小區出現的問題,除了加強日常管理以外,還將建立規範的垃圾分類制度,逐步使每位居民都養成良好的習慣。 

  3、為何不在天通苑等大社區試點?

  鄧俊:目前,共600個試點小區是由各區縣經過綜合考慮挑選出來的。試點成熟後,會逐漸向全市各社區推廣。(郭紅梅 媛 杜丁 張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