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愛灑天山南北——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業工作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2日 0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0年全國土地日 有限土地無限珍惜

 

科技興農站排頭

  在實現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大精準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的建設力度,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業工作的整體思路。為此,軍事部針對民兵文化素質較高、接受新知識快的特點,以科技興農為突破口,幫助廣大群眾致富。

  軍事部依託民兵連(營)部、青年民兵之家民兵夜校等陣地,開展

民兵科技培訓活動,請院校教授和農林專家作輔導講座,為民兵傳授農業科技知識。3年來,他們先後舉辦各類培訓班180多期,培訓民兵二7萬人(次)。

  如何發揮科技民兵的酵母作用,帶動廣大群眾致富?軍事部利用民兵整組、軍事訓練、政治教育等時機,組織民兵召開科技興農座談會和科技示範巡迴報告會,交流科技興農經驗。在近千名民兵科技示範戶的帶動下,兵團六項農業技術得到推廣和普及。農十三師民兵排長王建宏,用所學無土栽培技術,在戈壁灘上建起3座節能大棚,種植無公害蔬菜,年收入10余萬元。走上致富路的王建宏,幫助50余戶民兵和職工種植無土栽培蔬菜,不到兩年時間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

  扶貧幫困作表率

  兵團貧困團場較多、農業職工貧困面較大。軍事部從群眾最盼望解決的貧困問題入手,對特困職工進行資金和技術援助,幫助他們改善生産生活條件。

  産業結構單一是困擾兵團農業發展的瓶頸,為此,軍事部積極引導民兵和職工調整産業結構、開展多种經營。農九師所屬11個農牧團場均為國家級邊境貧困團場,長期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針對這一現狀,農九師人武部和民兵科技示範戶先後與500多戶貧困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幫助發展養殖業,使他們全部脫貧。

  抓教育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有效方法。他們開展一部幫一校,一兵助一生支教助學活動,積極改善駐地學校教學設施,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質。近年來,先後為21所學校捐款近百萬元,捐贈桌椅上千套。與此同時,他們採取單位拿一點、個人捐一點的形式,幫助361名特困學生完成學業,182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急難險重當先鋒

  兵團各團場主要分佈在沙漠邊緣,自然條件惡劣。軍事部組織廣大民兵打響了改善生態環境的戰役。駐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9個農業師人武部組織民兵5年共種植生態林、防風固沙林5萬多畝;農八師人武部組織4000余名民兵參加萬畝優質棉、萬畝芨芨草和萬畝國防林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石河子墾區的生態環境。

  棉花是兵團農業的支柱産業,産量佔全國六分之一。但棉花收穫季節正值冰雹易發期,前些年經常遭受冰雹襲擊,農戶損失慘重。為改變這一現狀,軍事部組建了150個民兵防雹高炮分隊,每年發射大量炮彈防雹減災。

  新疆常發生風雪等災害,軍事部結合實際,組織民兵參加搶險救災,做到哪有災情哪就有民兵。近年來,他們共組織民兵12萬餘人次,車輛、機械5000余臺次,先後參加阿克蘇抗擊沙塵暴襲擊,博斯騰湖、八一水庫抗洪救災等140余次搶險救災行動,搶救受困群眾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