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浮世繪影 >

社會調查:大城市vs二線城市 解讀大學生就業新動向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9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大城市:一邊是機會,一邊是壓力

調查説明

  5月底,是外地在滬大學應屆畢業生申報上海市居民戶口的截止日期。是選擇在上海等大城市就業,還是到二線城市工作,乃至一些同學回到自己的家鄉中小城市?不少臨近畢業的大學生特別關心自己的學兄學姐在這方面的經驗。那麼,選擇進入或者離開大城市的原因是什麼?選擇去二線城市工作、生活又出於哪些考慮?大城市,是不是圍城?對於這種在全國範圍內均不同程度出現的現象,人才怎樣的流動才是最為合理?堅守或離開,會給流動人員帶來什麼樣的機遇?為此,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展開了專項調查。

  本次調研採用樣本庫在線調查的形式,歷時3周,共回收合格問卷994份。其中男性佔54.9%、女性佔45.1%;主要為在大學畢業以後,來到上海以及其他一線城市的居民;受訪者中絕大多數接受過大學教育,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總數的4.9%。

  大城市,憑什麼吸引你我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社會資源較長時期集中于 “一線城市”。那裏有最好的大學、便利的交通、先進的醫療設施。如處於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坐擁長江三角洲經濟腹地,濃郁的國際化大都市氛圍,匯聚了國內外優秀的人才,也為上海躋身亞洲乃至世界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奠定了基礎。就居民收入而言,按照全市常住人口1921.32萬人計算, 2009年上海市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28838元,比上年增長8.1%。正在召開的世博會更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體現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嶄新面貌。

  在這樣宏大的吸引力下,來到上海,或者北京和廣州等一線城市就業,無疑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選擇。然而,具體到每個人,其最真實的動力來自哪呢?

  “機會多”是受訪者的首選,其後依次為:可以開闊視野和實現自己的事業理想。 (見下表)

  在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高端人才中,對上海等大城市機會多的認同感更為強烈;而女性比男性更加喜歡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在21歲~25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超過七成的認為,大城市可以開闊視野;在31~35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 45.1%認為在上海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有44.2%的受訪者坦言在上海工作收入較高,這部分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從商業人士、合夥人的角度來看,上海則意味著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上海市市長韓正就多次強調: “將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打破行政壟斷和部門分割,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

  針對目前在上海讀書以及曾經在上海讀書的部分人群調查顯示,有43.2%的受訪者坦言,當初到上海求學,就是希望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或生活; 55.6%的人認為學校教育質量好, 22.7%的人以在上海等大城市上學為榮。

  調查還發現,認為上海等大城市職業空間更大的男性比女性要多;從職業角度分析,在有一定事業基礎的人群中,有61.3%認為在上海拼搏更具前進的動力,這些人以商業人士、合夥人居多。中外合資企業的員工中,超過半數的認為大城市有利於職業發展。一位已經離開廣州的受訪者坦言,在一線城市確實競爭激烈,但是競爭環境相對透明,只要有能力,養活自己不成問題。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沒有關係和背景就只能和理想中的職位擦肩而過,更不要説創業了。

互動:生活在一線城市,你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