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文化圖文 >

張藝謀:電影産業需要高票房 但不需要高泡沫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9日 15: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張藝謀。 中新社記者 李學仕 攝

  “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業。”坐在《經濟參考報》記者對面的張藝謀,邊説邊指着他背後墻上的一份份“電影作業”海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

  與之相伴的,還有輿論對“鐵道部‘天價宣傳片'”“與張偉平分道揚鑣”“因莫言獲獎而舊事重提”“孟買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的“狂轟濫炸”。

  張藝謀的新聞,從來都是媒體的素材,要麼是溢美之詞,要麼是罵聲一片,讓這位“中國首個國際A級電影節影帝”“中國首摘國際A級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大獎”的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始終飽受爭議。

  從張藝謀的“電影作業”裏,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個人的從藝軌跡,更是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的脈絡與流變。

  藝術與商業的博弈從未停止

  “‘媚俗'還是‘崇高',是每位導演一生的難題。”

  “電影票房再好,還是有人批;國際獲獎再多,還是沒人看;觀眾需求再大,也得求平衡。”對於始終在藝術與商業間徘徊的中國電影,張藝謀道出自己的導演觀,“‘媚俗'還是‘崇高',是每位導演一生的難題。”

  從《老井》到《有話好好説》,從《紅高粱》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的作品跨度之大,反襯齣電影主題的時代烙印和時代之變。

  “我從影早期的作品有一種呼喚。你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紅高粱》,像火一樣燃燒的作品,因為那是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人們在文革後極力燃燒積蓄已久的能量。”張藝謀回味道“我在形式上追求特殊、張揚,呈現出自覺、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內容上表達對中國社會未來的思考。説白了,這是一種對思想解放的釋放。”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伴着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電影融入市場化浪潮,商業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綻放。張藝謀也不例外,他轉型執導的武俠巨制《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

  “有人説我拍商業電影是墮落。”張藝謀搖着頭解釋“從傷痕文學、尋根文學、苦大仇深的思考氛圍中跳出來後,我本能地覺得應該做些不一樣的東西,帶有強烈的娛樂元素,這樣的電影才好看。”

  的確,拍電影,不是寫論文,觀賞性在任何時候不能放棄。“電影是一種夾帶文化,觀眾觀影,在愉悅的同時,會自然而然感受到影片傳遞的價值。”張藝謀説,網絡上,要找潘石屹,先得點擊房地産板塊,要找張藝謀,只能搜索娛樂頻道。“社會就這麼定位,你只能在娛樂産品中,裝進一點內涵,一句話,商業電影就是寓教於樂。”

  藝術與商業的博弈從未停止,其背後往往附帶着“媚俗”與“崇高”的爭論。“在‘媚俗'與‘崇高'之間,我們往往顧此失彼,無法完美平衡。”張藝謀坦陳,“有人説商業電影低俗,有人説藝術電影晦澀,無論拍哪種,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才是導演追求的終極目標。否則,你就得做好挨罵的準備。”

  産業鏈條下的商業裹挾

  必須靠財團(如影視企業)支持的導演,一旦上了這條“船”即被“綁架”,拍攝全程,根本由不得自己,這直接導致影片藝術水準低、叫座不叫好。

  1999年,根據對加入WTO的承諾,我國在此後陸續引進上百部國外大片,中國電影業在産業化沒有形成、市場經驗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匆忙應對,受到很大衝擊。

  為保護、發展國産電影市場,2003年以來,我國相繼頒佈多部有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影業的法規、政策,一批民營影視企業不斷壯大,逐步掌控了“投融資-製片-發行-院線-衍生品”的電影産業鏈,有效抵禦了國外大片的“入侵”。其間,張藝謀執導的《十面埋伏》等票房頗高的作品,幾乎都與民營影視企業“新畫面公司”合作。

  “我不討厭商業電影,但害怕被商業裹挾。”張藝謀無奈地説,從投資方到製片方,從植入廣告到演員選擇,從拍攝手段到鏡頭取捨,導演在每個環節多少會受干涉“商業利益的回報,從開拍起就壓在導演肩上。年輕導演直接被命令要求如何做,而對有名氣的導演,投資方雖不敢玩硬的,可軟磨硬泡更愁人,讓你的構思和創作發生扭曲。”

  張藝謀的這種感覺是有深層原因的。“唯市場論”是一些影視企業的“魂”,他們鮮有考慮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而是在影片選擇、推廣策略、發行時間、票價制定、上映時機、放映頻率等方面形成壟斷聯盟,大量佔有市場份額,過度迎合受眾。而必須靠財團(如影視企業)支持的導演,一旦上了這條“船”即被“綁架”,拍攝全程,根本由不得自己,這直接導致影片藝術水準低、叫座不叫好。

  北京電影學院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年均生産影片均超過500部,2011年,國産電影票房收入有約80%是民營公司參與發行創造的,但其中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好電影不過20部。

  《三槍拍案驚奇》就是典型案例“本來沒打算拍這部戲,可製片公司想掙錢,用小瀋陽出演搞商業炒作,就拼湊了一個不成熟的劇本。這真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決定。”張藝謀坦陳,這是他迄今為止最不滿意的作品“我感覺自己掉溝裏了,因為它缺乏文化價值,是商業裹挾的産物。”

  電影産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那些“叫座不叫好”的爛片給出一個答案:營銷模式的成功並非電影的成功,電影産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票房為王”,是當下中國電影比較嚴重的問題。“一切以票房論英雄,其實是非常庸俗的標準,丟掉了中國電影傳統的文化精髓。”

  張藝謀認為,中國仍處在電影産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即為獲得資本積累過分追求高票房而忽視思想性。“當然,目前主流院線的觀眾群集中在20歲到30歲間,圍繞他們進行的創作、導演,難免出現淺薄的傾向。”

  張藝謀總被問及“一部影片的終極票房到底是多少”“可能中國有兩萬塊銀幕時,單片票房達到3億美元(將近20億元人民幣),也許才是紀錄。”他説,現在的票房紀錄都是過路的,“沒必要吹噓你6億我8億,也許一年之內就被超越,總迷戀數字有啥意義?”

  為謀求票房,一些發行方與社會傳播機構在大片公映前後聯手“撒網佔道”“揮毫潑墨”“歌功頌德”“爆炒票房”。更有甚者,本着“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的原則,讓“槍手”“槍稿”滿天飛,以致觀眾被“忽悠”進影院,最後痛斥片子臭。

  “電影和其它商品最大的不同是先買再看。倘若讓觀眾先看再買,它的票房將會如何呢?”張藝謀這樣自省,“影片好壞與否,不能唯票房論。別忘了,和《三槍》票房一起‘飄紅'的還有影迷尖銳的質疑。”

  張藝謀的醒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國産電影“火了票房、鼓了腰包、樂了媒體、壞了口碑、哭了觀眾、冷了人心”的情況依然存在,那些“叫座不叫好”的爛片給出一個答案:營銷模式的成功並非電影的成功,電影産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我講這些,並不是説票房不重要,而是它並非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標準。”張藝謀説,沒人比導演更知道“眾口難調”的意思,票房、獲獎等這些所謂的“硬杠杠”都不能作數,真正的口碑成功,是觀眾內心的認可“即便他嘴裏不説你好,該罵還罵,但回家關上門會説‘這孫子邪了門了'‘有兩下子'!如果你的作品佔據了影迷心中的位置,它就是佳作,得獎、票房相形之下,也就是個副産品。”

熱詞:

  • 電影産業
  • 電影人
  • 電影票房
  • 電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