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教育圖文 >

在校大學生結婚需三思而行 過早成家需謹慎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6日 13: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4年5月1日,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專業三年級學生王洋和天津大學博士研究生劉航在天津結婚,成為國內首對在校大學生夫妻。而如今,大學生結婚已經變得並不鮮見。“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的流行語悄然變成了“畢業了,我們結婚吧!”

  2005年9月1日起,教育部取消對大學生結婚的限制,只要符合男22周歲、女20周歲的法定要求即可成婚。大學生結婚解禁7年來,選擇在大學的美好年華中和愛人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在校大學生相比數年前驟增。

  “愛情選修課”變成“結婚證考核”

  今年3月,一條名為“牛!東莞理工學生大二結婚領證!”的帖子在微博上熱傳。帖子稱:“東莞理工學院大二的這一對結婚領證了”。而在其後的一條微博中,直接附上了兩人的婚紗照和電子相冊視頻。據媒體證實,兩人是東莞理工學院2010級的學生,男生22歲,女生20歲,還在老家擺了100多桌酒席。大學生領證結婚的消息轟動網絡和校園,很多網友表示看到兩名大學生結婚的消息,讓自己又相信了愛情。

  湖南某高校也爆出,“兩對畢業生將在學校禮堂舉行畢業婚禮”。消息一經傳出,轟動校園,不少學生早早地打探起具體的日期,想要一看究竟。雖然最終在學校禮堂舉辦婚禮的計劃因種種原因作罷,但是其中一對新人還是選擇在學校附近的商業街舉行他們的婚禮,引來眾人的圍觀和祝福。“要畢業了,結婚是對我們愛情的紀念,我們想選擇在母校舉辦儀式,讓母校見證我們的誓言。”兩人表示,這是他們想到的最浪漫的方式。

  然而,急著在大學就結婚的並不僅僅是純粹為了愛情這麼簡單。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生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結婚實屬無奈,因為未婚先孕,只好暫時休學,和男友商量著結婚生孩子的事情。事實上,從媒體報道的關於大學生結婚的案例不難發現,“奉子成婚”已經成為大學生早早結婚最主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結婚族想要趁著年輕和在校期間較清閒的時光儘快定下終身大事,結婚生子,吃下“定心丸”,以免夜長夢多。而大學期間結婚也會為今後的事業掃除談婚論嫁的煩惱,可以將更多心思投入到事業中。“如今的相親節目如此火爆,説到底就是大齡剩男剩女太多了。趁著大學結婚吧,我可不想畢業後四處忙著相親。”網友“網球小強”表示,“愛情選修”變為“婚姻考核”,應該順其自然。

  支持聲碰撞憂慮感

  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學生認為可以接受在校大學生結婚,而超過七成學生認為同居是正常現象。事實上,關於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帖子,在網絡上遭遇瘋狂轉發,送去祝福的多半是在校大學生。微博上甚至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在校大學生領結婚證可以加三個學分,然而很難理解原因是什麼。身邊某位學姐説:國家級證書當然加學分了……國家級證書……”段子雖然頗有惡搞成分,但卻不難看出,大學生群體對待大學生結婚族的包容和理解,甚至有一邊倒的熱捧趨勢。

  2010屆學生阮雨盈畢業後和男友一同出國留學了兩年,今年6月,兩人在母校拍攝了一組婚紗照,隨後在當地民政部門領取了結婚證。她表示,如果能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結婚跟身份年齡沒有衝突。“我不排除現在正常年齡的大學生會有思想成熟的人,但大多數人,20歲出頭,如果説要結婚,也許真的是為了出風頭吧。大學,是用來充實自己的,用來完善自己的‘三觀',豐富自己的經驗,談戀愛當然是可以選修的,但婚姻不是談戀愛,不是兩個人開心就合不開心就分,婚姻意味著更多責任。”

  在大學生結婚合法化後,多數人還是表示,這是學生權利的一種進步,但會暫時保留結婚的權利。絕大部分高校也採取“既不提倡也不制止”的態度。據中國社會調查所的網絡調查顯示,69%的被訪者不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只有21%的被訪者表示贊成。大三學生李佳珂表示,大學生沒有牢固的經濟基礎和非常成熟的思想,又是汲取知識最佳的時期,選擇結婚並不是明智之舉。“婚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感情和事業面前,成家應放在立業之後。”

  也有少數人持不同態度。家長胡先生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儘快在大學裏找到一個合適的女友,把關係確定下來領證結婚,省去後顧之憂。在胡先生看來,結婚和學業並不衝突,反而能夠相得益彰。兒子説,每次接到父親的“催婚”電話後都只能無奈地附和著。

  過早成家需謹慎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市長陳李琬若曾公開表示,“大學生做媽媽,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我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如果學生的身體好,可以承受學習和做父母的雙重壓力,就應該允許他們這樣做。”

  相對於大學生同居來説,有著嚴肅色彩的結婚似乎更能讓人容易接受。然而,“婚姻大事,絕非兒戲”,即使一些大學生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但依然需要三思而後行。

  愛情是美妙的,但戀愛絕不等同於婚姻。僅憑一腔熱情和“海誓山盟”結婚是不夠的,當柴米油鹽成為生活的主旋律,當瑣事佔據了大部分的精力,需要的不僅是愛情,更是一份責任。婚姻的一紙文書,會成為未來生活的牽絆。而大學生真的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了嗎?

  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學費尚且要靠家庭供應,談婚論嫁就更為時尚早了。在現實面前,屬於婚姻的浪漫理想大多不切實際。據一些媒體報道對已婚大學生的回訪中發現,在大學期間結婚的大學生大多生活並不幸福。“奉子成婚”表面上緩解了就業的壓力,實際上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相較于我國的法律,西方國家對結婚年齡的限制門檻要低得多,在俄羅斯、法國等國家,男女14、15歲便可以結婚。即便是在我國的香港和台灣,16歲已是合法結婚年齡。然而,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真正早婚的卻寥寥無幾。多數人認為,在事業沒有完全打好基礎之前,結婚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不過,倘若能儘快培養自己成熟、健康、自信的個性,維繫美滿的婚姻也並非完全不可行。(記者 唐湘岳 通訊員 沈劍奇)

熱詞:

  • 在校大學生結婚
  • 結婚年齡
  • 大學生同居
  • 剩女
  • 大學生群體
  • 學生權利
  • 結婚生孩子
  • 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