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有一塊金牌留給歷史補發 丘索維金娜令世界動容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3: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一冰,銀牌;埃蒙斯,銅牌;伊辛巴耶娃,銅牌;丘索維金娜,第五名;劉翔,倒在預賽……

  每一屆奧運會,都有老將的離別。他們把最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體育,他們夢想在奧運金牌的輝映下激流勇退。但大多數人不能如願。

  人生自古傷離別。中國男籃對陣英國隊,純屬榮譽之戰,也是中國幾員老將奧運最後一戰。姚明在解説席上,看著1996年就開始征戰奧運的王治郅,肯定百感交集,後來他説:“看到王治郅,我突然想到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故事傳唱了千年……”

  這些老將並不完美的謝幕,他們的身影,他們帶著眼淚的笑容,會被後人長久銘記嗎?許多年後,午夜夢回,他們會不會想到,生命中曾如此渴求一塊用來告慰青春的金牌?直至遲暮之年,這塊失之交臂的金牌或許始終硬硬地梗在生命中,或許早已隨時光而飄散,比輕風還輕。

  然而,有一塊金牌,註定要留給歷史來補發。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當昔日強壯得似乎永遠不會倒下的拳王阿裏,顫微微地點燃奧運聖火時,整個世界都在向他致敬。就在這屆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將一枚特製的羅馬奧運會金牌挂在了阿裏的胸前,同樣感動了世界1960年,時年18歲的阿裏獲得羅馬奧運會81公斤級男子拳擊冠軍,回到美國後,為了抗議種族隔離政策,憤怒的阿裏將這塊金牌扔進了大海。

  這是歷史補授給阿裏的金牌,冰涼的金屬卻凝聚著滾燙的崇敬。

  1988年,李寧兵敗漢城,轉眼間由時代的英雄,變成時代的“棄兒”,在巨大的失意中退役。在隨後的時光裏,中國經濟騰飛,中國人對金牌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變化。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李寧擔任萬眾矚目的主火炬手,此中意蘊,耐人尋味。當他舉著火炬在祥雲中“飛奔”時,他與國家、國民,彼此滿懷敬意。

  這同樣是一枚留給歷史頒發的金牌,無形的,也是有形的。

  丘索維金娜,一個令世界動容的媽媽選手,為了給身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醫療費,她不得不在體操場上一直堅持下去,兒子不痊癒她不敢老。參加倫敦奧運會時,她已經37歲了。如今她的兒子慢慢好了,她也可以説再見了。若干年後,她的兒子會給媽媽頒發一枚金牌,那是對偉大母愛的致敬。

  在倫敦奧運會之後的歲月裏,有許多人,同樣會獲得歷史補發的金牌,這是能夠穿越時光的致敬,為了他們年輕時的努力、不放棄,也為了他們秉承這種體育精神開始人生新的階段。李寧在倫敦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説過:“體育給我的不止是金牌,它訓練了我對目標的堅定和尋找,也訓練了我怎樣去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這是競技體育運動給我人生最大的收益。”

熱詞:

  • 丘索維金娜
  • 王治郅
  • 老將
  • 銅牌
  • 訓練
  •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 2008年
  • 荊軻
  • 拳擊冠軍
  • 傷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