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倆華裔女將同登摔跤領獎臺 場下是姐們友誼深厚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楊禹 function GetValue(obj) { var svalue = obj.match(new RegExp("]+>([^]+>", "i")); return svalue ? svalue[1] : obj; } document.write(""); 相關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倫倫8月8日電題:美國、加拿大華裔美女同登奧運摔跤領獎臺

  中新社記者宋方燦

  倫敦奧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公斤級比賽中,兩名華裔選手陳美玲和黃嘉露各為其主,分別代表美國和加拿大奪得銅牌,雙雙登上奧運領獎臺。

  黃嘉露:兄弟姐妹都來助威

  這是黃嘉露第二次登上奧運領獎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她曾奪得該級別的冠軍。“這是非常緊張的一場比賽,我都沒想過奧運會這樣結束。”走下賽場的黃嘉露告訴記者,“能獲得銅牌我很高興,很高興為加拿大又獲得一枚獎牌。”

  時隔四年金牌變銅牌,黃嘉露遺憾之餘,也表示很高興再登奧運領獎臺,“我本來想獲得金牌,實現衛冕,四年前奪冠的感覺太美妙了。銅牌我也樂意笑納,我只是很高興能夠到這裡代表加拿大參賽。這是漫長的一天,我都不相信這就結束了。很高興又一次登上領獎臺。”

  黃嘉露的父親是中國人,小時移居越南,母親是越南出生的華僑,後來父母移居到加拿大。1980年出生的黃嘉露從小跟著哥哥和姐姐們從事體育運動,在15歲她進入高中後,受到姐姐的影響,和妹妹開始選擇了摔跤這個項目。

  賽後,黃嘉露笑得很甜很美,很興奮地告訴記者,她的家人在看臺上觀看了她的比賽,為她加油助威。“我的兄弟姐妹們都在,感覺真棒!比賽的時候我也在找他們,他們都穿著‘加油,黃嘉露!’的T恤,很高興看到他們在現場支持我。”

  摔跤在加拿大屬於“非主流”體育項目,為此黃嘉露還一度要靠“頂好豆腐”等做贊助商來籌集一些經費。她表示,能堅持下來,是因為自己“真的非常喜愛摔跤”。對於未來,她表示還拿不準,“只要我還喜歡,就要繼續參賽。今後也可能更多地做一些教練工作。”

  陳美玲:摔跤是我生活的全部

  “我的曾曾祖母來自中國,我母親的曾曾祖父來自日本,”陳美玲一看到中國記者,就用一串英語自報家門。在她長長的英文名字裏,也能體現她的特殊身份,既有日本味十足的“恭子”,也有中國氣息濃厚的“美玲”。倫敦奧運會官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她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日本人,應該是華裔和日裔之誤。

  陳美玲與黃嘉露年齡相倣,兩個人關係很好。在一起登上銅牌的領獎臺後,她們笑著嘰嘰喳喳説個不停,“我們認識很多年了,經常一起參加比賽,彼此關係很好。兩人一起登上領獎臺,我們都很為對方高興。”

  這也是陳美玲第二次參加奧運會,在上屆奧運會上,她獲得第五名無緣獎牌。“這次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比賽。”她説,“四年前我經歷了大喜大悲,不過這次我學會了控制情緒。這次是一次救贖。”

  陳美玲代表美國隊出戰奧運,在擊敗對手奪取銅牌後,她十分興奮地披著美國國旗滿場飛奔,不斷向觀眾揮舞致意。“這是不可思議的比賽,讓我熱血澎湃。”她賽後依然難以恢復平靜,語速飛快地説,“在美國練摔跤很艱難,但也很有趣。這是我生活的全部。”(完)

熱詞:

  • 領獎臺
  • 黃嘉露
  • 1980年
  • 比賽
  • 女將
  • 銅牌
  • 華裔選手
  • 女子自由式摔跤
  • 衛冕
  • 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