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胡文江:左望軍救起的不僅僅是師道尊嚴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30日,十堰市在新疆任教的左望軍從水中救起兩名落水學生後,由於體力不支永遠離開人世。阿拉爾市第一中學校長沈麗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左望軍是救人英雄,他的去世讓學校的老師都感到惋惜和難過。據悉,左望軍今年35歲。2002年7月從鄖陽師專畢業後,遠赴新疆任教。(2012年8月9日《十堰晚報》)

  情係阿拉爾,魂留和田河。在阿拉爾第一中學寫給左望軍老師的悼詞上有這樣的評價:“阿拉爾人民的好兒郎左望軍,奮不顧身地救起兩名落水少年,在救第三個孩子的時候,耗盡體力,獻出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演繹了一場盪氣迴腸營救生命的偉大壯舉,他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孩子,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捨己救人的行為感天動地,為我們每個活着的人樹立了光輝形象。”“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孩子,把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精神?除了師者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當今社會所缺少的捨己為人、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

  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句話本義是弟子對老師的尊敬,另外還有一層意思人們往往容易忽視,那就是師者對於弟子的責任。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學生,這種更為宏大的“師愛”,便是所有教育家和師範類院校所倍加推崇的優良品質。左望軍畢業於以人文教育見長的鄖陽師專,在完成專業學習的同時,備受學校濃厚人文氛圍的熏陶,以及濃重師範教育的濡染。儘管帶補習班的學生並沒有幾天,可這種師愛與責任依然如此熱烈。

  這個世界上,誰會為了他人和公眾的事業犧牲自己,乃至捨棄生命?除了傳説中的救世主耶穌、佛陀和地藏王菩薩,就只有中國共産黨員了。中國共産黨人將“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寫入入黨誓詞。左望軍從2002年開始支援邊疆教育事業,左望軍的援疆事跡和救人壯舉,與我黨向世人作出的這種莊嚴承諾十分吻合。這種擔當奉獻精神和捨身救人精神都絕非偶然,而是鄖陽師專多年的黨性教育和人文教育使然。我們發現,鄖陽師專涌現出了不少勇鬥歹徒、勇戰火海、拾金不昧、鉅額捐款、抗震救災、獻身支教等先進典型。這所學校每年向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一師輸送優秀畢業生數十至上百人不等,而今他們大部分已經入黨,有的成長為業務上的精兵強將。

  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社會的進步,永遠離不開擔當的精神、奉獻的精神和自覺的品質。當下的中國已經深陷“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人們的信仰、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有的人為了個人的私利,不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在背離黨和人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公職人員、專家、醫生到人民教師,無一能夠逃脫被“妖魔化”的厄運。左望軍的事跡給我們上了一課,給這個信仰缺失、精神不振的社會一劑醒針,他所救起的不僅僅是兩條生命,也不僅僅是師道尊嚴,而在於能夠引起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公職人員,包括我們每個黨員關於個人與崗位、個人與他人、個人與整個社會的自覺與反思。

  稿源:荊楚網

熱詞:

  • 左望軍
  • 鄖陽師專
  • 老師
  • 十堰晚報
  • 師範類
  • 學生
  • 人文教育
  • 師者
  • 師範教育
  •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