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洪仁玕避難地 擬建休閒旅遊區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莞時間網-東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龍背嶺客家村落的碉樓 記者 王立鳳 攝

  本刊訊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塘廈鎮龍背嶺古村落的基本格局沒有受到破壞,該村落今年積極申報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記者近日親臨該村,體驗其鮮明的“客韻、粵風、僑情”特色。

  教堂碉樓書室等建築多樣

  從塘廈鎮中心驅車,大約5分鐘就來到了龍背嶺古村落。該村落規劃佈局非常整齊,村中巷道七橫六縱,建築物有祠堂、教堂、碉樓、書室、民居等。

  龍背嶺古村落地處廣府、客家交界處和近代開放歷史的前沿,因此,建築風格吸收了廣府民居的特色,同時保留客家人建築的精髓,同時添加了西方建築的元素。其中,代表性建築和文物主要有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包括永培書室遺址、張彩廷紀念碑、福音堂、鼎和堂和張聲和夫婦墓等。

  龍背嶺是客家古村落,由兩個家族發展而來,一是張氏家族,一是葉氏家族。據《張氏族譜》記載,清代乾隆二十二年,張文廣攜帶兒子從黃江流沿村搬遷至龍背嶺牛眠埔定居。據《塘廈鎮志》記載,葉氏家族先祖在清朝光緒二十五年到塘廈龍背嶺定居。經過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龍背嶺戶籍人口872人,外來人口達到111072人,另外海外華僑1560多人,港澳臺600多人,是名副其實的華僑之鄉。

  龍背嶺歷經二百多年文化的積澱,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客家山歌和舞麒麟2010年入選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擴展項目。塘廈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陳國偉介紹,該鎮先後將龍背嶺的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申報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龍背嶺的舞麒麟、客家山歌申報為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保護措施。

  村落“空心化”影響申報

  今年,我省最後一次大範圍普查認定“廣東省古村落”。塘廈鎮龍背嶺趕搭“末班車”,積極申報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但在申報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和薄弱環節。陳國偉稱,主要體現在村的空心化,“原居民已經搬離,很多傳統風俗也隨之流失,另外古村落幾乎都是租給新莞人居住,房屋維護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陳國偉説。

  針對古村落出現“空心化”、“東莞古村落租給外來工住”等現象,塘廈鎮將古村落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在重點保護文物古跡和古村落整格局的同時,保護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力爭今年通過“廣東省古村落”普查認定。

  在剛剛通過的《塘廈鎮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中,該鎮將龍背嶺所在區域規劃為嶺南民俗旅遊文化區,通過對嶺南文化發展脈絡的演繹和嶺南人文精神的挖掘,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文化體驗、觀光遊覽、娛樂購物、休閒度假于一體的文化休閒旅遊區。

熱詞:

  • 龍背嶺
  • 洪仁玕
  • 旅遊區
  • 休閒度假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末班車
  • 張氏族譜
  • 廣東省古村落
  • 書室
  • 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