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文明時評]愛心融入司法的溫情表達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2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 轉發至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大渡口區檢察院,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行使偵查、公訴外,還整合了文明辦、教委、社會熱心人士,成立了“莎姐”志願服務組織,對失足青少年進行後續的教育、挽救工作。“莎姐”,成了救贖未成年犯罪人靈魂的一個具有親和力、凝聚力、感染力的志願服務組織代名詞。

  法律,是維護國家秩序、規範公民行為的“準繩”。司法,是以法律“準繩”考量當事人是否違法、並作出處理的過程。當檢察機關行使了偵查、公訴、監督權,法院作出了公正判決,罪犯被繩之以法,檢察機關在一般意義上就盡職了。這種“流水作業式”的司法程序,通行於中外司法領域。

  然而,當那些懵懂的失足少年被押赴監舍,當他們天真地呼號“要回家”、“要見媽媽”時,凡是為人之父母者,都會有一種揪心的疼痛。而大渡口區的檢察官們,對失足青少年,更融入了深深的父愛母愛。他們意識到,對未成年犯罪人,依法懲罰是必要的,但僅有懲罰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以法律喚醒他們的理性,以道德純潔他們的靈魂,以愛心溫暖他們的心靈,以陽光照亮他們的未來。

  “莎姐”志願服務組織的積極作為,讓全社會看到一種責任擔當和深刻反思。這些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斷增多、且呈低齡化趨勢,他們的父母、學校以及社會,難道就可以置身事外嗎?須知,未成年人正處於生理心理髮育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形。如果父母、學校、社會,都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少數未成年人走向歧途就成為必然。可以説,未成年犯罪人,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

  一個善治的社會,是勇於擔承責任的社會。減少未成年人發案率,提高轉化率,既是法律工作者的使命,更是全社會的責任。“莎姐”將愛心融入司法實踐,把心理援助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調動父母、學校、社會關愛未成年人的積極性,搭建關愛未成年人、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新平臺。這無疑是司法實踐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創新。它給我們以啟示:未成年人犯罪預防不僅需要法律更需要溫情;未成年人保護的預防作用十分重大;關愛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用法律懲戒犯罪者,讓愛心溫暖失足者,既維護法律的尊嚴,又維護真善美的真諦,實現司法工作者職業準則和道德操守的統一,推進社會的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這就是“莎姐”彰顯的職業價值和社會意義!(文∕丁華乾)

熱詞:

  • 莎姐
  • 司法實踐
  • 準繩
  • 溫情
  • 關愛未成年人
  • 未成年人犯罪
  • 志願服務
  • 文明建設
  • 流水作業式
  • 未成年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