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禾刀:“公款”拍攝的本土電影難有頑強生命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土電影最終贏利結果秘而不宣,後來者依然紛至沓來,究其原因,無非是地方政府借此打造一張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從而提升地方的美譽度和影響力。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領導像湖南通道縣那樣,借此機會好好過上一把“客串”的癮。

  歷史上確實有因為一部電影帶火一個地方旅遊業的事例。比如謝晉的《芙蓉鎮》帶火了湘西,張藝謀的《英雄》讓許多觀眾對九寨溝的迷人美景印象極其深刻,但也不是所有的影視作品都能帶來正效益。

  就國內眼下的電影市場來看,靠一部影片提升一地聲譽的現象恐難複製。雖然有幾個國內導演頗具票房號召力,但更多國産電影讓人不敢恭維則是鐵的事實。業內人士直陳國産片高虧損率的現象屢見不鮮,許多電影拍完直接鎖進庫房。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靠拍一兩部電影便為一個地方“添金助銀”,又何異於癡人説夢。

  當然,這也不是説電影有市場,公共資源便可以打著弘揚地方文化旗號肆無忌憚地投入。經過多年改革,電影其實已蛻變為一種市場化的文化産品。在此情況下,地方政府把大筆資金投入到市場行為中,難逃公眾苛責。再者,許多地方一方面資金喊渴,另一方面卻又將有限的資金砸到電影這樣不著邊際之地,這到底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還是大肆浪費,頗值疑問。

  電影既然具備文化的基本特徵,有其不可想當然便於扭轉的特殊規律。實際上,相較于一些地方寄望于靠拍一兩部大製作的電影博彩出名,腳踏實地地搞好地方建設,把目光投向民生更得民心。

熱詞:

  • 公款
  • 本土電影
  • 電影市場
  • 拍攝
  • 芙蓉鎮
  • 英雄
  • 張藝謀
  • 影片
  • 美景
  • 謝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