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跆拳道首次啟用電子護具 吳靜鈺衛冕變數幾何?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1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劉源報道:倫敦時間8月8日,吳靜鈺將在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比賽中衝擊金牌,這也是江西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最有希望的奪金點,作為該項目衛冕冠軍,吳靜鈺仍被視為最大奪金熱門,但與北京奧運會時相比,跆拳道項目近年在護具和規則上做出的巨大變革,將是吳靜鈺衛冕路上需謹慎面對的一環。

  電子護具最大限度保證公平

  跆拳道項目從傳統護具向電子護具的推廣其實從北京奧運會前就開始了,只是在北京奧運會時仍然沿用傳統護具。以往使用傳統護具,跆拳道比賽是完全由場上3名裁判人工按鍵計分的,但人工計分的主觀性也讓這項運動多年來始終少不了爭議,而使用電子護具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判罰爭議,增加比賽的公平性。

  電子護具的原理很簡單,運動員腳上穿的電子襪和對手軀幹部位電子護具上的電子芯片接觸後,會産生信號通過計算機處理後在顯示屏上顯示,這相當於取代了裁判員過去大部分的工作。如今,裁判的任務只限于對擊打頭部的計分和拳的技術計分,即便是這一部分的主觀判罰,也加上了“錄像審議”的新規則,當教練對擊中與否出現異議,可即時申訴要求更改計分,現場會有錄像審議委員以及競賽監督、技術代表進行審議。通過電子護具與錄像審議這兩項新的改革,現在的跆拳道比賽已經最大程度消除了誤判。

  護具變化影響成績有先例

  傳統改變,運動員必然要去適應,這也正是為什麼説相對於北京奧運會,吳靜鈺在本屆奧運會上的比賽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電子護具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此前已有先例,眾所週知,韓國在跆拳道項目上一直處於霸主地位,但在使用電子護具後這種地位遭遇強烈衝擊,接連在國際比賽中失利,因為韓國國內比賽使用的電子護具由於穩定性稍差,並不被世界跆聯認可,而奧運會使用的將是世界跆聯認可的DaeDo公司的産品。

  電子護具判定計分有兩個標準,準確性和力度,如果沒有達到感應器的壓力標準,即便擊中有效部分,也未必會顯示得分。另外,在技術層面,以往被裁判經常忽略的前橫踢、前推踢計分,在電子護具上卻得分率很高,而這些都需要運動員充分熟悉電子護具。

  擊頭得三分有利於吳靜鈺

  當然,我們最關注的還是電子護具對吳靜鈺的影響。據吳靜鈺的啟蒙教練、現江西師大跆拳道隊主教練龔循謙介紹,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的亞錦賽上,吳靜鈺就曾因為對電子護具的熟悉程度不如楊淑君,從而惜敗對手。隨著這幾年電子護具的普及,2009年全運會、2011年亞運會都開始啟用,吳靜鈺也一直在進行電子護具的訓練,但通過2011年世錦賽險勝、武博會負於西班牙老將布裏吉達這兩場比賽能夠發現,與經驗老道的對手相比,吳靜鈺對電子護具的理解和掌握還是稍遜一籌,儘管進攻次數和氣勢都壓倒了對手,但得分率卻遠低於對手。

  在倫敦的衛冕之路上,吳靜鈺最大的對手還是楊淑君和布裏吉達,更好去適應電子護具將為比賽取勝增添更多籌碼,這點吳靜鈺自然清楚。當然,還有一處規則的改變明顯是個利好,為了鼓勵進攻增加比賽的觀賞性,擊頭計分從2分改成3分,這將為吳靜鈺擅長的下劈帶來更大的收穫。

熱詞:

  • 護具
  • 吳靜鈺
  • 衛冕冠軍
  • DaeDo
  • 跆拳道比賽
  • 跆拳道女子
  • 電子芯片
  • 主教練
  • 西班牙老將
  • 進攻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