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倫敦奧運會?奧運人物)題:大器晚成造坦途 爭議打分留遺憾──陳一冰職業生涯寫照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倫敦8月6日奧運專電 題:大器晚成造坦途 爭議打分留遺憾──陳一冰職業生涯寫照

  新華社記者張榮鋒 李麗

  陳一冰,中國體操的一面奇葩。倫敦奧運會後,28歲的老將將告別奧運舞臺,裁判充滿爭議的打分,讓本來可以圓滿的“吊環王”留下一絲黯淡和遺憾。

  一套幾乎完美的吊環動作,陳一冰只能意外得銀。巴西選手儘管在下馬動作有一個前跨步,但得益於裁判的飽受質疑的打分,納巴雷特“撿到”金牌。儘管六屆奧運元老約夫切特夫認可陳一冰的表現更優異,儘管意大利教練阿列維抱怨巴西選手的亮分太離譜,但一切已經成為定局。陳一冰展現了“吊環王”的風采,但只能吞下“委屈”失金的苦澀。

  第一個出場的陳一冰在完成套路後,深情親吻吊環器械,這一吻是在表達不捨和告別,也是在傳遞能夠圓滿在奧運舞臺落幕的謝意。但結果是一場令人遺憾的意外,更讓當事人飽嘗苦澀。

  按照體操規則,選手不能挑戰對手的得分,而只能對自己的難度分提出質疑。這已註定陳一冰只能“啞巴吃黃連”。

  回顧陳一冰的體操生涯,屬於大器晚成。五歲開始體操訓練的陳一冰前期的體操表現並不突出,多次考慮放棄。最艱難的時期是1996年到2000年,當時他已經轉為職業運動員,但卻鮮有成績。

  轉機出現在2001年,在全國少年錦標賽上,陳一冰拿到了吊環金牌和全能銅牌,此後以替補身份進入國家隊,也迎來了人生舞臺從平淡到輝煌的轉折。2006年世錦賽,22歲的陳一冰異軍突起奪冠,對於中國體操而言,這個年紀在才嶄露頭角,已算大齡。

  此後,陳一冰一發不可收,奪得了過去五屆世錦賽中的四屆吊環冠軍和北京奧運會吊環冠軍,唯一的一次失手是2009年世錦賽。這一輝煌的歷程,成就了陳一冰“吊環王”的地位和美譽。

  經歷了零八年的掌聲,陳一冰體操生涯曾跌入低谷。“北京奧運會後,我忙於各種活動。當我零九年重新開始訓練時,問題接踵而來。當時我得到了太多的掌聲和鮮花,我有些迷失,我沒有之前訓練那麼刻苦,”陳一冰回顧往事説。疏于訓練的滑坡是立竿見影的,在2009年的全運會上,他吊環只排名第三,當年的世錦賽,甚至沒能入圍決賽。

  陳一冰信奉“從哪摔倒,就從哪爬起來”。此後他包攬了所有大賽的吊環冠軍,包括2010年鹿特丹世錦賽、廣州亞運會和2011年東京世錦賽。

  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男子體操的領軍人物楊威和李小鵬紛紛退役,中國體操步入了青黃不接的調整期。陳一冰當時也考慮過退役,但他堅持了下來,一走又是四年。倫敦奧運會上他是隊長,滕海濱最後時刻因傷意外退賽,陳一冰在比賽經驗、穩定軍心和鼓勵隊友等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率領男團成功衛冕後,陳一冰將成功推向了新的高度。

  雖然吊環比賽的最終的結果卻真的變成了他擔心的苦澀,但無論結局怎樣,陳一冰的表現已經為全世界體操迷留下了金色的記憶。(完)

熱詞:

  • 陳一冰
  • 退賽
  • 廣州亞運會
  • 體操規則
  • 進入國家隊
  • 世錦賽
  • 衛冕
  • 吊環王
  • 委屈
  • 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