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全國政協委員王習三:理順寺院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宗教在教化人生、凈化心靈、弘揚藝術、繁榮建業、增進交流、活躍社會等方面都發揮了特殊作用。作為宗教活動的平臺,幾千年來在全國各地保留了數千座寺廟道觀,這些古剎寺院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卻破爛不堪。

  目前我國對寺廟分別由宗教局或文物局兩個部門來管理,從我們對部分寺廟調查的情況來看,不僅在管理上存在混亂現象,而且因某些因素不少地區文物局存在想管卻管不好、也管不了的狀況,譬如石家莊的毘盧寺、衡水的寶雲寺等許多寺院的修繕資金、宗教活動等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眼看文物古跡不斷破壞,封建迷信不健康活動發生卻無能為力來管理。而由宗教局管理的寺院,如趙縣的柏林寺由於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僧侶來主持的主動管理,信眾捐贈的善款不僅能提供寺院維護管理的費用,宗教活動也較正規。所以主動管理與被動管理的狀況有天壤之別。

  宗教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成員之一,宗教管理在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精神方面也大有可為。而理順寺院管理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建議:由宗教局來取代文物部門所管的寺院,由信眾出力來減少國家對寺院維修保護的負擔,國家只負責重點寺廟的部分經費。這樣既調動了信眾和宗教管理部門的積極性,也減輕了國家的負擔,還增進了社會和諧。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熱詞:

  • 寺院
  • 寶雲寺
  • 社會和諧
  • 全國政協委員
  • 寺廟
  • 信眾
  • 宗教活動
  • 保存完好
  • 文物局
  • 維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