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手部骨折三次手術 李慧詩為中國香港摘首枚獎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0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奧星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特派記者 張旭光

  雖然只是首度參加奧運,但25歲的李慧詩便在中國香港體育史上深深刻上自己的名字,她在8月3日進行的奧運女子場地自行車凱琳賽上勇奪銅牌。這是中國香港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也是中國香港在奧運會歷史上的首枚自行車獎牌。

  賽後李慧詩和教練沈金康一起抱頭痛哭,到場觀戰的香港代表團團長霍震霆,也激動地擁抱了李慧詩,他連連豎起大拇指,稱讚她是中國香港的驕傲。霍震霆説:“這個項目靠的是意志力,李慧詩奪獎象徵著香港精神,也反映了永不放棄的團隊精神。”

  在被問及比賽時所採取的策略時,李慧詩興奮地説:“我很享受比賽,我盡力做到最好。因為我是新人,我不太緊張,其他選手肯定比我緊張。我很努力,因此得到了這枚銅牌。”“曾想過自己能拿獎牌嗎?”“我非常自信,堅信自己能站上領獎臺。今天每個人都有機會,但是我表現得更好。”

  有意思的是,在頒獎儀式上,大大咧咧的李慧詩差一點站上了亞軍領獎臺,被告知差點烏龍之後,李慧詩頑皮地扮了個鬼臉,引得觀眾席上笑聲一片。

  別看李慧詩性格像個男孩子一樣,但該端莊的時候她當然是大方得體。奧運會開幕式上,李慧詩可是中國香港代表團的旗手,一身“戎裝”的李慧詩微笑著帶領隊友現身倫敦碗,英姿颯爽。看來,李慧詩拿牌“早有預謀 ”,旗手當然應該是領軍人物了。

  其實在香港李慧詩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她就曾擊敗名將郭爽,為香港代表團拿下寶貴的個人計時賽金牌。踏入奧運年,她又在世界盃倫敦站奪得凱林賽亞軍和爭先賽季軍。

  不過,她的教練沈金康告訴記者:“這孩子手部做過三次手術,還患有先天貧血症,始終在與命運抗爭,今天能站上領獎臺,非常非常不容易。”

  李慧詩的成長歷程非常曲折。2003年,曾為短跑運動員的她, 通過“明日之星”計劃,被沈金康選中,開始走上自行車運動之路。2004年,17歲的李慧詩放棄學業,投入全職自行車的訓練。因患有貧血症,她在高強度的短距離項目訓練和比賽中,都需要比其他運動員花更多的時間恢復。

  2006年,命運跟她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她在一次公路訓練時意外受傷,導致手部骨折。她先後接受了三次手術,休整了整整一年。

  考慮到她的身體特徵及各種“不順”,沈金康曾幾度想勸她退役,“我不想因為追求一個夢想而讓隊員帶來更多傷害。”然而,李慧詩做出的選擇是:堅持。李慧詩説:“我熱愛自行車,騎車讓我很快樂。所以,我能行,我可以堅持。”之後,她一天練十幾個小時,她的生活就只有自行車。

  李慧詩今天能站在奧運會的領獎臺上,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跡。

  (倫敦8月4日電 )

熱詞:

  • 李慧詩
  • 手術
  • 獎牌
  • 廣州亞運會
  • 骨折
  • 手部
  • 站上領獎臺
  • 個人計時賽
  • 玩笑
  • 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