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點評:男籃光憑精神怎能“當飯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03: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地時間8月4日,倫敦奧運男籃小組賽,中國男籃59:98負於巴西,小組出線無望。圖為中國男籃教練鄧華德在排兵布陣。圖片來源:Osport全體育圖片社

  中新網倫敦8月4日電 題:男籃光憑精神怎能“當飯吃”

  中新網記者 劉通

  全線崩潰、丟盔棄甲──中國男籃以最窩囊的方式輸掉了與巴西隊的出線生死戰。39分的刺眼分差讓球迷們倒抽了一口涼氣:這還是上屆奧運那支將西班牙逼進加時賽,自信十足的隊伍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今再討論出線形勢已沒有意義,男籃在倫敦上留下的唯一的懸念,只有“能否取得一場勝利”。

  力拼西班牙輸掉16分、“繳械”送俄羅斯凈勝19分、慘敗澳大利亞20分,男籃正以一種悲劇的姿態不斷地刷新恥辱紀錄。隊員們在場上沉默奔跑,神情木然。轉播鏡頭頻頻捕捉著看臺上中國球迷失望至極的表情。

  由於大比分慘敗,許多人開始責怪起男籃缺乏血性、缺少對勝利的渴望。但恰恰相反,在傷病滿營的情況下,上至核心易建聯,下至老將王治郅,人人都已拼盡全力。空談“精神”,對靠實力説話的大球項目而言並無意義。

  打法不明確、缺乏對抗性──這才是男籃四場球狂輸94分的原因所在。

  自從內線支柱姚明退役後,中國隊在“無姚時代”始終沒有找到有效的打法。過去,“小快靈”曾是男籃稱霸亞洲的看家法寶。但放眼當下,強隊們無不開始向“全能戰士”的方向進化。力量、意識、速度、命中率缺一不可,分可單兵作戰,合可成隊出擊。

  相比之下,中國隊的弱點則完全暴露在了對手面前。從場面上看,男籃的進攻非常滯澀。過了半場靠單打,回來防守又成“漏勺”。在關鍵的助攻和籃板數據上,男籃均大幅落後於對手。

  在打法不明確的情況下,無奈的男籃只能依靠單兵作戰。從前靠姚明,如今靠易建聯。區別只是前者可以在受到嚴防的情況下為隊友創造機會,但阿聯在這方面的實力仍有欠缺。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但如果沒有足以執行戰術的身體素質,也是一桿打不出子彈的槍。

  在四場比賽中,中國隊完全無法應付對手的全場緊逼。在高強度的防守和身體對抗中,男籃早已遠遠地落在了列強的身後。投不了籃,自然無法得分。或許主帥鄧華德引以為傲的“精神鼓勵法”可以煽起隊員的鬥志,但卻無法增加哪怕一磅肌肉的力量。靠一張嘴空談“血性”和“精神”,如何在殘酷的競技場上存活?

  “光明不是讓人去捕捉的,而是去求索。”一聲嘆息過後,“小巨人”姚明仍為中國籃球送上了祝福。“要是希望拿到榮譽的話,我們需要足夠多的勇氣去直面我們的短處和失敗。”

熱詞:

  • 男籃
  • 籃板
  • 助攻
  • 中國隊
  • 全場緊逼
  • 主帥
  • 強隊
  • 加時賽
  • 血性
  • 小組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