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晨報:男籃別走男足的老路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4日 0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組賽三連敗,中國男籃奧運前八夢想幾成泡影。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姚明退役後,中國隊實力已大大下降,考慮到劉煒、朱芳雨、王仕鵬等老將的年齡,未來我們的成績可能還會滑坡。

  危機並不是今天才到來的,可為什麼大家卻沒有警覺呢?因為職業化帶來了華麗的外表,球員動作花哨,市場反響熱烈,我們又總能找來幾支外國弱隊當眾擊敗,這就掩蓋了真問題:後備力量有斷層,技戰術層面沒進步。

  職業化是好藥,但不能治百病。市場健康時,它會最大化地挖掘潛能;市場不健康時,它就會變成壓榨資源的利器。於是,就出現了這樣吊詭的局面:在傳統體制下,我們還能培養出黃金一代,在新體制下,反而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

  職業化的基礎,在於參與者獲利,利益足夠大、足夠穩定,人們才會長線投資。如果經營上收穫不多,靠知名度反而能撈到更多,這就鼓勵了表面功夫,各隊寧可重金買球員,也不願去培養年輕人。因為大家都能算清這個賬:萬一遊戲規則改變了,豈不折本?與其這樣,不如掙快錢。

  一個民族的創造力被壓抑,往往並不源於觀念、意識、文化與心態的偏差,關鍵還在規則是否正確、穩定和與時俱進。在體育職業化的過程中,中國足球衰落了,男籃明天會如何?

  但,更痛苦的問題是:為什麼總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們才開始反省?為什麼在風起于萍末之時,我們卻毫無作為?總是這麼慢一拍,在現代化的迅跑中,我們就會被別人甩下。

熱詞:

  • 男籃
  • 球員
  • 體育職業化
  • 朱芳雨
  • 男足
  • 技戰術
  • 中國隊
  • 小組賽
  • 黃金一代
  • 長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