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疆首家街道民俗館還缺“寶貝”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3日 09: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疆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家民俗館吸引了區內外人士前來參觀

  新疆都市報訊(記者趙友清 盧玉明 實習生楊翮 通訊員巴新攝影報道)“我們街道的‘民俗風情館’現在面臨一個困擾,我們所收集到的‘寶貝’主要都集中在在維吾爾族、回族和哈薩克族,導致我們的民俗風情展示不全面。我們現在想在全疆範圍內徵集各民族的生活用品、手工刺繡和飾品,以供大家參觀。”8月2日,烏魯木齊市沙區紅廟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熱西達阿布拉對新疆都市報記者説道。

  當日,記者在該街道的“民俗風情館”看到,這裡展示著新疆13個世居民族的歷史以及各民族的服飾、樂器、飾品和生活用品。具有濃郁新疆風情的馕坑、犁耙、紡車以及各少數民族的木勺、小碗、酸奶疙瘩、耳環等吸引了不少遊客。

  民俗館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吐魯番坎兒井的挖井工具,那是一個已經有了銹跡的鐵鏟,它身上背負了幾十年曆史。

  “這個鐵鏟是我們的社區工作人員從吐魯番的農民家裏淘來的。這家人曾參與過坎兒井的挖井工作,挖過的鏟子就丟在院子裏,沒有再用過,被社區工作人員意外發現後當成了‘寶貝’,它見證了曾經的農民們創造的奇跡。” 熱西達主任介紹。

  熱西達告訴記者,該“民俗風情館”成立於2011年9月,是全疆街道建成的首家“民俗風情館”,一直向居民免費開放。這間民俗館佔地83平方米,陳列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錫伯族等新疆13個少數民族的上百件“寶貝”。其中的民族服飾、樂器是街道專門訂制和購買的,各民族的生活用品、小飾品都是街道工作人員從伊犁、哈密、吐魯番等新疆各地的親戚、朋友家裏“淘”來的。

  “全國56個民族,我們新疆就佔47個,其中世居的有13個。現代城市快速發展,民族風情都在減退,很多民族的生活用品都找不見了。大家在收集民族用品的過程中,可以增進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及不同地域風土人情的了解,在互相學習中相互尊重,避免産生矛盾。”熱西達説,目前,民俗館內錫伯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等民族的生活用品還很缺乏。

  “這類生活用品一般都珍藏在當地少數民族居民的家裏,很多都是閒置無用的。我們希望能從新疆各地的居民中蒐集來,統一展示在民俗館裏,以發揮這些物品的價值,讓大家更了解這個民族的生活。”熱西旦發出呼喚。

  如果您家裏有一些能代表少數民族生活的“小寶貝”,歡迎奉獻一份愛心,將其寄到紅廟子街道辦事處。

  地址:烏魯木齊市沙區平頂山東一路58號紅廟子街道辦事處

  郵編:830000

  辦公室電話:0991-6123232

熱詞:

  • 民俗館
  • 新疆風情
  • 新疆都市報
  • 民俗風情館
  • 街道辦事處
  • 紅廟子
  • 寶貝
  • 各民族
  • 錫伯族
  • 吐魯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