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紙面權利”下的“涼茶代替補貼”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10: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莞時間網-東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面對“涼茶代替高溫補貼”,我們難道只能説,社會已經進入了高溫津貼是“紙上福利”的惡性循環之中嗎?

  據報道,東莞一環保公司的員工向媒體報料,公司的員工經常要在高溫下工作,但是公司卻沒有發放過高溫補貼。公司聲稱每天發放給員工的涼茶就是高溫補貼。

  此前就曾出現過用草帽、紅茶代替高溫補貼的怪象,兩相結合,我們看到了什麼?可以説,這是對高溫津貼發放制度虛化的無情嘲弄和諷刺,因為這種尷尬的現實不但抽空了高溫津貼發放制度的人文關懷,也把制度的無力感、員工的權利弱勢困境一一揭示。

  面對“涼茶代替高溫補貼”,我們難道只能説,社會已經進入了高溫津貼是“紙上福利”的惡性循環之中嗎?儘管有關規定明確指出,“用人單位應於今年6月1日起向達到高溫補貼發放標準的勞動者發放高溫補貼,按天折算的話應該是每人每天6.9元。”但我們遭遇到的困境,一是違法成本有點低,二是企業自責難落實等。

  可以説,剛性規定的模糊和法律法規的缺乏成了高溫津貼虛化的重要原因。由於法律對高溫勞動保護的規定比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有關部門下發的通知又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在執行和監管上存在難度,因此導致發多少津貼還只是依靠企業和用工單位的“自覺自願”的怪象,而在這個過程中,建築、運輸、物管保安、外賣工人等基本上與高溫津貼無緣。

  更要命的是,高溫津貼在執行過程中被扭曲的事實還不止於此,那就是高溫津貼大多流向了一些機關部門和坐在寫字樓中的人群,相反,那些在野外和工地上的人們卻與之絕緣了。本則新聞就是鮮明的注腳。

  事實上,就筆者的看法,高溫津貼的要義在於對人的關注,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因為離開了人的健康權和生存權的維護,高溫津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由此,國外的一些做法——將高溫下勞動者保護問題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是各國立法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就筆者觀點,我國企業應認識到,尊重勞動者權益是責任,更是義務,法律也應作出相應的規定,通過法律將勞動者權利保護納入企業社會責任之中。當然,勞動者也應主動維權。

  “涼茶代替補貼”抽空員工權利和人文關懷,隱藏其後的權利弱勢困境應正視。

熱詞:

  • 高溫補貼
  • 權利保護
  • 涼茶代替補貼
  • 怪象
  • 企業社會責任
  • 用人單位
  • 物管
  • 弱勢
  • 報料
  • 健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