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紐約時報質疑艱苦訓練:父母該不該送孩子去征戰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16: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網易體育8月1日報道:

  倫敦時間7月31日,奧運會女子團體體操決賽落下帷幕,中國女子體操隊只收穫了第四名,而實力強大的美國隊是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冠軍。在全美上下一片歡慶聲中,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奧運隊員的父母:究竟是誰作出的犧牲較大?》的文章。以下是這篇文章的編譯:

  如果作為一名奧運運動員的父母觀看比賽,真的會很難想象,眼前是你的孩子在完成那些動作:是你的孩子飛躍在高低杠之間,過程中成功地抓住或是不幸地摔落;是你的孩子成功地在平衡木上邁步或者從上面摔下;是你的孩子嚴肅而緊張地看著大屏幕,焦急地期待着自己的成績。從那些例子中,我很確定自己看到的是女子體操的比賽。我看著蓋比-道格拉斯的母親説道,她當初一年半之前讓女兒和其他的訓練者住在一起,是個多麼艱難的決定。同時嗎,我也看著艾麗-萊斯曼的母親在看著女兒在做著高低杠,自己卻不停來來回回並且不斷擺弄着自己的編織結,就好像自己在演練着那些動作一樣。

  女子的體操比賽,因為參與者都是年輕的隊員,而她的高強度和欺騙似的似曾相識感,總是會引起諸多的關於父母的新聞評論。比其他的任何奧運會的運動都還要多,好像他們正問着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們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承受達到奧運標準的艱辛嗎?”那些競爭者的父母是否也應該獲得一枚獎牌,或者是那些在奧運會的聖壇的追逐中犧牲了自己的孩子的前途的父母?娜塔莉-霍金斯,將她14歲的女兒蓋比-道格拉斯送去和其他的隊員的家庭住在一起,並且接受家庭式學校的管制,看來已經成為了今年的眾矢之的了。基督教箴言報的撰稿人麗莎就説道:“我才意識到我不具有成為一名奧運隊員父母的品質。”“我向你們所有人致敬。同時我也向你們這些父母致意和微笑,因為你們選擇了完全堅守在孩子的身邊的路,一條每個人直到每一天的結束都在同一個屋檐下,或者是在同樣的一個狀態下。”“但我也相信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孩子接受一些更深層次的訓練,一種塑造他們贏得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能站在獎臺上。一個奧運母親應該是那位在比賽開始前早晨5點起來,做好早餐,給孩子一個擁抱,並在她的耳邊説,你可以做到的。我覺得這種責任不應該是陌生人來承擔的,因為那應該是父母需要好好珍惜的黃金時刻。”

  我發現這麼看下來,我真不知道該應該替哪位父母開心。我看見在孩子們獲獎後,他們被孩子的其他的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和朋友圍在一起,我甚至開始懷疑在讓自己的孩子穿上這件紅白藍相間的隊服的過程中,他們還作出了更多的艱難的選擇。對於每一個運動員和他們的家庭,應該都是一樣的。在一個家庭的父母需要用盡全力保護一個孩子的同時,還有另一個家庭的父母需要給自己一切的勇氣來讓孩子離開自己?為你們自己能擁有一個平常的聖火而感謝和祝福吧。(龍哥)

熱詞:

  • 孩子
  • 父母
  • 訓練
  • 網易體育
  • 征戰
  • 紐約時報
  • 隊員
  • 高低杠
  • 女子團體
  • 美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