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音樂人尋夢之地 港媒記者探訪倫敦地鐵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貝克街地鐵站墻壁的瓷磚,印上福爾摩斯的頭像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7月31日電 香港《大公報》31日刊文説,來到倫敦,地鐵就成為另一個好選擇。班次密、車站多、近場館,這是在倫敦奧運選乘地鐵的優勢。倫敦地鐵也是不少音樂人尋夢之地,這種容讓藝術在發芽的氣度,正是一座城市偉大的原因。

  文章摘編如下:

  採訪大型運動會,筆者過往想也不想就會選擇傳媒專車,貪其方便快捷,但來到倫敦,地鐵就成為另一個好選擇。班次密、車站多、近場館,這是在倫敦奧運選乘地鐵的優勢。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其中,大都會線就是世界上首條市內載客的地下鐵路,而整個倫敦地鐵系統12條線中,10條線有過百年曆史,英國人也不像香港那樣動輒就要翻新車站月臺或大堂,不少車站內裏看來有點殘舊,車站甚至保持維多利亞式或愛德華式建築風格,這跟現代化的香港、北京地鐵比起來,自有另一番風味。

  糅合古典與現代風格

  在倫敦市中心地段,地鐵站距離可短至5至10分鐘路程,就如香港的地鐵站一樣在城市內星羅棋佈,總有一站在左近,出行非常方便,不少奧運場館都鄰近地鐵站,筆者最近到溫布萊體育館及雷德布裏奇單車中心採訪,就選擇了坐地鐵。還記得早幾天坐中央線到倫敦東北部的郊區,地面路段的車站、月臺仍是紅磚、鐵柱、木板頂的古舊單層建築,筆者如同“穿越”回到100年前。

  途經貝克街站轉車,赫然發現大堂的瓷磚上都有福爾摩斯的頭像剪影,對了,柯南道爾筆下的名偵探福爾摩斯就是住在貝克街,只是小説描述的維多利亞年代,貝克街還沒有221B號,不打緊,現在有了,更成為福爾摩斯博物館。

  倫敦地鐵也是不少音樂人尋夢之地,前晚在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就遇上有音樂人在站內表演,據悉,這種在倫敦地鐵站內的表演者多如恒河沙數,這種容讓藝術在發芽的氣度,正是一座城市偉大的原因。

熱詞:

  • 音樂人
  • 倫敦地鐵
  • 大公報
  • 貝克街
  • 港媒
  • 車站
  • 穿越
  • 班次
  • 瓷磚
  • 地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