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百餘項道路“雨傷”痊癒 市民可撥打搶修電話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汛期,京城雨大且密,城市道路、立交橋、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患“雨傷”的數量猛增。據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城養中心統計,最近10天內,本市城六區內累計出現超過150起道路“患病”,超過去年整個汛期道路的“雨傷”數量。

  10天內,道路養護部門出動1480余人次、450多車次為路療傷。“所有工作人員除了白天正常上班,晚上需要備勤,及時處理道路應急搶險,加大巡查力度。”城養中心負責人楊帆透露,一般情況下,道路小傷小病保證24小時內痊癒。

  “雨傷”輕重與創面無關

  由於沒有使用融雪劑,雨水給路面帶來的病患要輕於“雪傷”。每年進入汛期前,養護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對道路進行集中修復,及時保養。但由於今年雨量較大,因此出現的路面“雨傷”比往年多了不少。據城養中心工作人員統計,近10天內,他們已經累計搶險140余處,還有25處正在處理。

  “傷情大小,並不能僅憑路面出現坑洞的大小判斷。”城養中心養護管理科負責人介紹,“曾經進行過大面積地下施工的路段,比如地鐵建設;土層受過擾動等,都是引起路面塌陷的誘因。一些老舊小區附近,地下管線老化容易發生滲漏,也會導致形成地下空洞。工作人員到現場後,需要先進行探傷,確認傷情之後才能進行診療。”

  一般情況下,小傷小病修補在24小時內完成。涉及地下管道等情況的大傷,交通部門需先採取臨時措施,按照“先保通再保暢”的原則,及時制定修繕方案。“方案批復後,與交管部門協商,確認動工時間,儘量減少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這位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在處理的25項工程,大部分就是在等待地下管線處理。

  177座過街天橋換“防雨衣”

  雨水除了加快路面老化,同時也會給過街天橋帶來傷病。目前,本市城六區內歸城養中心日常護理的過街天橋中,177座已逐漸更換完“防雨衣”。

  前幾年,本市的過街天橋曾普遍穿上了色澤亮麗的“外衣”,這種材料類似于塑膠跑道,具有一定防滑性。然而,如果遇到大量降雨,這款材質的缺點就會暴露,比如粘性變差,出現表皮鼓包、脫落等破損。

  “如果遇到小面積的破損,主要採取修補的辦法。但如果是大面積出現損傷,我們就更換新的材料,重新鋪橋面。”養管科負責人説的新材料,是一種混凝土類的材料,除了防滑外,還增加了防雨功能,可以避免橋面浸水等尷尬。“最近,圓明園西路和南四環附近的兩座天橋剛剛更換完橋面。至此,本市累計有177座橋面更換‘防雨衣’。”

  汛期後城區道路集體“體檢”

  與過街天橋相比,地下通道由於出入口位置偏低,往往更怕雨。目前,本市大部分地下通道配有排水泵房,遇雨自動排水。但當雨水過大、出現倒灌等情況後,養護人員會及時切斷電源,封閉通道,用臨時抽水機排水。

  “如果雨水長期浸泡,道路會出現網格化裂紋,有時還會出現塌坑。雨停後,我們會立刻啟動巡查。”養管科負責人表示,汛期結束後,養護部門還將對全市道路進行統一“體檢”,祛病延年。

  交通部門提示,如果平整的路面出現緩慢沉降的跡象,可能是地下有土體病害的先兆。市民可撥打88465055等搶修電話。如果市民駕車陷入路面的坑中,應先保證人員的安全撤離,再撥打電話報警,或聯絡救援車。

熱詞:

  • 痊癒
  • 雨傷
  • 體檢
  • 道路養護
  • 搶修
  • 過街天橋
  • 外衣
  • 防雨衣
  • 歸城
  • 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