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周俊是地方利益博弈的犧牲品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代表團剛剛經歷了奧運首日激蕩人心的四金、歷史突破和驚天逆轉,然而,僅僅一天之後,爭議和懸疑就出現在關鍵詞排行榜的前列。女子舉重的話題,終於從選拔賽延續到了倫敦,由假設變為現實。在女舉53公斤級比賽中,頂替奧運選拔賽冠軍紀靜參賽的周俊,創造了中國女舉的最差成績,她先是因報名成績過低而被分到B組,隨後她3次抓舉95公斤均告失敗,連挺舉的機會都沒拿到,就提前退出競爭。(7月30日中國廣播網)

  能參加奧運會,是無尚榮耀的事。如果這次周俊能不負眾望,勇奪金牌,那麼,她就是英雄,一切爭議和懸疑即刻土崩瓦解。很可惜,沒能如願。而事實上,即便參賽的換成紀靜,金牌希望同樣甚微。只不過,將實力和經驗本就欠缺的周俊“送上”奧運舞臺,僅僅是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關係。可見,正是行政權力的操控、支配,讓無辜的周俊成了地方利益博弈的犧牲品。

  從根本上説,體育的目的在於鍛鍊身體,具有廣泛參與的大眾性特點。哪怕是競技比賽,也該是“友誼第一”。其中的“競爭”、“輸贏”、“名次”等外在、功利性的追求,都不該成為體育的真正價值所在。然而,在中國,很少有人把體育純當鍛鍊娛樂的,都喜歡將它與國家的榮譽、民族的希望相聯絡。許多情況下,國人眼中體育是可以與政治劃等號的。因此,作為全球最高體育盛事的奧運會,總是牽動億萬國人的心,中國的體育也才有“奧運爭光計劃”,才奉行“金牌戰略”。正是因為賦予奧運金牌太多的象徵意義,才使得我們的隊員把奧運會被當成了一場戰爭,把“金牌”看著關乎國運的大事,罹患上“金牌”情結。可曾想,幾十枚金牌的背後,是多少人的眼淚?!不光是淘汰下來的“非金牌運動員”,也包括眾多的“金牌選手”,説“金牌是眼淚鑄成的”一點也不為過。雖然很多國家也都看重金牌,但更多的是把奧運會只當成一個節日,它更多的是意味著休閒、旅遊、快樂。在他們眼裏,哪個得了金牌,只能説明他的身體比較好,和國家命運,人民生活沒多大關係,和個人榮辱也沒什麼聯絡,對自己的生活更沒多少影響,而對國家而言,充其量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可到我們這就變成雪中送炭了,爭強好勝的背後反映出來的是一種典型的弱國心態。

  正是這樣的心理,使得我們的體育出現種種亂像,一方面體育高度依附行政力量生存,而另一方面,行政權力反過來又仰仗體育成績而博取政績。於是,競技體育完全壓倒了以大眾健康為根本價值訴求的群眾體育,金牌、名位等等外在的東西成了競相追逐的核心。當運動場變成了名利場,功勞簿,政績單的時候,有誰不希望從中分得最大的蛋糕呢?有如此的背景,不顧實力的臨時換人,為了平衡人情的不惜“走鋼絲”,當然就不奇怪了。

  人生隨處有挫折。周俊的失利固然有著自己心理因素和實力欠缺的原因,但也僅僅是一次失利而已。何況她的失利,還有種種“主觀因素”。本來她是不必過早掮起力所不及的重擔的,實在是劣制度壞規則之咎。所以大可不必過於自責,國人也不必上綱上線,這對她也是不公平的。在我們舉國狂歡的時候,是不是也來個“舉國反思”:既然我們在教育領域、經濟建設等方面,一直強調協調發展,共同繁榮,並且卓有成效,那,如何讓體育回歸體育,將“精英體育”轉變為“大眾體育”,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熱詞:

  • 金牌
  • 周俊
  • 利益關係
  • 競爭
  • 挺舉
  • 名次
  • 主觀因素
  • 金牌選手
  • 友誼第一
  • 大眾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