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交易所狠招對付“炒爛” ST和*ST股集體暴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證指數周K線圖

  “炒爛”惡習可能得到根治,目前資不抵債每股凈資産低於面值者風險最大

  周K線六連陰已經達到兩年一遇的標準,不排除可能出現技術性超跌反彈

  上週五A股創下今年新低以及收盤新低後,歐美股市卻漲勢如虹,道指突破13000點,創下5月初以來新高,歐美主要股指全部回到或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處在歐債危機漩渦中的歐美股市不斷走高,但有世界經濟火車頭之稱的中國其股市卻不斷沉底,從上週末各路券商的分析看,對後市仍然悲觀。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上週末上交所宣佈為ST股等設立風險警示板,收窄ST類個股的漲幅限制,垃圾股迎來“重大利空”。

  狠招對付ST

  對付垃圾股的重磅炸彈上週五被上交所投下。上周閩燦坤B的退市風暴席捲B股,國海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鐘精騰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警示,A股的結構性調整將以慘烈方式進行,持有垃圾A股的投資者面臨重大風險。沒想到交易所出手這麼快。

  根據上交所設立風險警示板徵求意見稿,今後*ST股和ST股個股的股價漲幅限制由現行的5%縮小至1%,而跌幅限制仍為5%。這種不對稱漲跌限制體現了交易所鼓勵這類股票下跌而不希望其上漲的監管思路。除此之外,還對這些股份的買入者設置了多項限制。可以認為,新規實施後,炒作*ST股和ST股基本等於找死。上交所風險警示板意見徵集至8月3日。分析人士指出,深交所的相關方案很快也將出爐,中國股市“炒爛”惡習可能因此得到根治。

  據統計,目前A股共有127隻ST和*ST股,此外,2011年虧損,2012年一季度繼續虧損的非ST股還有54隻。其中資不抵債以及每股凈資産低於面值的ST和*ST股風險最大。市場人士認為這類股票下周可能集體暴跌。

  悲觀論調充斥

  證監會不斷釋放利好。為了引入更多境外長期資金,上週五證監會出臺規定,降低QFII資格要求,提高其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不過QFII對A股影響力很微。另外,垃圾股的重大利空,能否轉化為績優股的重大利好,並不一定。有市場人士擔心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垃圾股暴跌,如果績優股還是無動於衷,則可能推動股市繼續下沉。

  股市太熊。習慣於根據趨勢作出判斷的券商,不看好即將開始的本週交易以及中期走勢的佔多數。代表性的申銀萬國觀點認為:海外市場大幅反彈,但A股跟跌不跟漲,表明底氣不足,回穩能力疲弱。盤口看,量能萎靡,熱點散亂,悲觀情緒籠罩。其次,不論宏觀經濟、煤鐵等要素價格、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還是資金籌碼的供求關係,均缺乏轉折預期,短線市場缺乏看多邏輯。股市在持續下跌後似乎已經喪失了自我修復、自我矯正的能力。

  不過,申銀萬國認為,周K線出現六連陰后,已經達到兩年一遇的標準,不排除技術上超跌反彈。但這種反彈屬於能量的被動釋放,其內生性動力不足,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連續下跌後企穩反彈,然後再下跌的情況。因此就趨勢看,反彈即便有,力度也將有限。

  陳道

熱詞:

  • ST股
  • 暴跌
  • 交易所
  • A股
  • 垃圾股
  • 上交所
  • 炒爛
  • 上週五
  • 周K線
  • 風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