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失敗者”不是“恥辱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勞動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昨天進行的女子53公斤級舉重賽場上,以“黑馬”姿態出戰的中國17歲小將周俊,三

  舉全部失敗,沒有成績,匆匆結束了自己這次“意外”的奧運之旅。國內竟有媒體這樣評論:

  這是中國女舉奧運史上“恥辱性的一敗”。

  “失敗者”難道就是“恥辱者”?這番言論顯然不能接受。

  奧運會是這樣一塊競技場地:它為成功者提供頒獎舞臺,也為失敗者提供安慰的空間。

  只要有比賽就會有輸贏,就會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勝利者激動喜悅瘋狂慶賀無可指責;

  “失敗者”失意傷感鬱鬱寡歡情有可原。雖然周俊三舉不成功,究竟是什麼原因還不清楚。

  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只要不是“臨陣脫逃”,只要不是“故意失常”,她的失敗是完全可

  以原諒的。能力有限、經驗不足、狀態失常而導致的失敗,雖然可惜但並不“羞恥”。李娜

  的首輪失利,賀紅梅的意外翻盤,譚宗亮的名落孫山,與其是對他們個人的折磨,不如説是

  對我們社會奧運觀念的檢視。

  奧運會秉承這樣一種思維:它看重比賽結果,以成績排定名次;它也“重在參與”,以

  快樂體驗成功經歷作為目標設定。

  所謂“重在參與”,就是通過比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風貌、加強交流了解、享受比賽

  快樂。所以,開幕式上再小的國家,哪怕派出幾名運動員參賽,他們依舊獲得足夠的尊重;

  射擊場上,隊員成績再差,哪怕偏離靶心,也是一種“心靈”交流;舉重臺上,選手即使三

  舉失敗,只要認真總結,也是終生難忘的財富。射中靶心是一時成功,失去“靶心”才是永

  遠的悲哀。假如只是重結果輕過程,無意是偏離了奧運的“靶心”。

  奧運會還給人這樣一種啟示:它看重金牌的光澤,更看重金牌代表的內涵價值。

  比賽是一種生活,而生活不完全只是比賽。賽場的成功可以是生活的成功,賽場的失敗

  一定不是生活的失敗。我們為金牌和成功歡呼,是因為在金牌的背後閱讀出更多的人生品格:

  易思玲的“感恩”、王明娟的“堅持”、孫揚的“臥薪”、葉詩文的“純真”、郭文臖的“

  沉著”、吳敏霞/何姿的“默契”。而這一切,比金牌本身更有持久價值。

  假如沒有對“失敗者”的寬容和理解,那麼對成功者的膜拜與歡呼也將失去意義。

熱詞:

  • 失敗者
  • 譚宗亮
  • 何姿
  • 金牌
  • 周俊三
  • 小將
  • 重在參與
  • 恥辱者
  • 感恩
  • 靶心
  • 搜索更多失敗者 譚宗亮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