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王明娟父親:我小時候也想練舉重 無奈家裏太窮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9日 14: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三湘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時間7月29日0點40分,湖南省江永縣瀟浦鎮桐岩村二組,禮花燃起,鞭炮鳴響,在中國傳統中,這是人逢喜事時最直接的慶祝方式。對於住在這裡的王成志來説,這或許是改變這個普通農家命運的一刻,或許他僅僅是想替自己的女兒好好高興一把。萬里之外的倫敦,王成志的女兒王明娟以抓舉91公斤、挺舉114公斤、總成績205公斤,第一次成為奧運會冠軍。王成志舉著一杯自釀米酒的手有些顫抖,眼角泛著淚光,56歲的他只能用一次原地的騰躍,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電視屏幕上,27歲的王明娟如釋重負,“奧運會的感覺,只有經歷了才知道。12年了,為了這個夢想,我堅持了12年。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12年前,她入選湖南省隊。10年前,17歲的她便奪得世錦賽冠軍。“這些年,哭著笑著走了過來。”短短一句,王明娟年少成名、兩度錯失奧運、多次遭遇重傷的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

  這一刻對於王成志和老伴王梅玉來説,是20多年含辛茹苦,是十幾年的兒行千里母擔憂,是過去幾天來為操辦女兒奪冠之旅“第二現場”的忙碌,是一天接幾十個採訪電話的無奈。“我小時候就想練舉重,因為家裏太窮,只好放棄。”王成志悄悄告訴記者。似乎,王明娟也為父親,為想要改變貧苦命運的山裏孩子完成了一個夢想。今後的生活或變得富足,或依然樸實,今後的職業生涯或雲淡風輕,或更加艱難──這一刻意味著太多,這一刻,都在王成志從冰箱拿出的那三瓶米酒中。

  -特派記者潘梁平發自江永

  記者手記

  體校宿舍裏,孩子們寫著“希望”

  驅車8小時從長沙來到500公里外的江永縣,路邊的標語很是醒目,“生兒生女都一樣,誰説生女不如兒”。顯然,這裡重男輕女的思想一度很嚴重。王明娟或許是幸運的。20年前,家裏並沒有因為她是女孩,就不讓她上學,7歲的小明娟跟著哥哥到了鎮中心小學讀書。

  然後,才有了四年級時,被縣體校教練陳桂鳳選入舉重隊的經歷。陳桂鳳説:“她是塊材料。”除了聰明、好動,她還有股不服輸的豪氣。當時班裏有兩個男生,抓舉能抓40公斤,王明娟每次都要抓起45公斤才罷休。

  拜訪陳桂鳳,是在縣體校的舉重館。只不過當年王明娟訓練的老體校早已拆除,原址上建成了如今江永條件最好的女書賓館。陳桂鳳儘管才37歲,但從省體校畢業回鄉執教到現在,已經近20個年頭,頭上幾縷白髮已清晰可見。

  可是我實在不忍將這裡稱為“新體校”。除了杠鈴、鎂粉槽,這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唯一一台小風扇。窗臺上,擺放著一些礦泉水瓶,裏面盛的是白開水。宿舍房間裏沒有風扇,只有用樹枝做成的晾衣撐,和用來盛水的油漆桶。

  “舉重很好玩,教練很好,哥哥姐姐都很好。”11歲的女孩羅鈺説道。孩子的眼睛不會説謊,可我卻在想:如果不是因為舉重可能改變貧苦的命運,有多少家庭會願意讓孩子承受舉重的苦?宿捨得墻上,在孩子們的塗鴉痕跡中,我發現了兩個字:“希望”。此行,我試圖探尋王明娟成才的道路和秘訣,這或許是答案的一部分。-特派記者潘梁平發自江永

熱詞:

  • 王明娟
  • 體校
  • 希望
  • 挺舉
  • 抓舉
  • 父親
  • 教練
  • 世錦賽
  • 鎂粉
  • 舉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