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賣菜的也該進村了”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中午在大沙地劉殿文家吃自帶的方便麵,劉殿文老人熱情地為記者打來開水。

  蹲點地點 / 房山區平峪村

  蹲點記者 / 李硯洪 劉宇鑫

  孫奇茹 李繼輝

  昨天,記者聽説前天傍晚十七渡簡易便道修通,便趕緊行動,前往大沙地。

  大沙地是房山區十渡鎮平峪村的一個自然片,21日大暴雨後,通往那裏的唯一通道十七渡橋被沖毀,通訊光纜、供電線路、有線電視光纜悉數遭到破壞,大沙地和套港自然片80多戶、200多口人與外界失去聯絡。

  “大沙地劉殿文家是低保戶,記者同志你們先替我去他家看看,安排完這裡的工作,我們隨後就過去。”平峪村支書晉有文叮囑道。

  村裏小賣店正常營業,買了一箱牛奶、一箱八寶粥、一箱火腿腸、一箱方便麵,匆匆上路。沿拒馬河北岸西行,過十四渡、十五渡、十六渡,一路下來還算順利。十七渡簡易便道才修通,坑坑洼洼的,雖小心開車,底盤還是被剮了許多次。過河後不遠,路邊有家叫“有山家園”的民俗戶,從老闆娘那裏打聽劉殿文家:“往上走,不遠,看見最老的房子就是。”

  七拐八彎走到那座最顯眼的老房子,石砌的院墻不高,可看見院子裏的小糧囤。推開柴扉,直接進到院子。院子裏一位老婦人正在曬衣服,望著記者一行愣了下神:

  “你們是……”

  “大媽,我們從平峪村來,晉支書讓我們來看看您!”

  “是支書讓你們來的?快進屋,快進屋!”老人有些激動,裏屋的劉殿文聞聲走出來。

  “大爺,大媽,你們還好吧?”放下東西,記者迫不及待地問。

  “挺好,挺好,謝謝你們,”72歲的劉殿文連連答道。

  “閨女,快坐炕上。”大媽拉著女記者的手,像見到自家的孩子。

  一盤炕,鋪著紅紅綠綠的毯子,炕前一張折疊桌上有架老舊的電風扇吱呀呀地轉著,桌子後邊有個櫃子,放了臺老式電視機。

  大媽今年70歲,10多年前得了半身不遂,還有嚴重的心血管病,炕上一個紙盒子裏,大大小小的藥瓶子裝得滿滿的。

  “活了70年,這麼大的雨就見過兩回,嚇得我都想跑出去,怕房子塌了。”大媽邊説邊顫巍巍地到處給記者找吃的,蒐羅了半天找出半碟子花生米、幾個煮雞蛋。炕前地上有三個暖水瓶。

  西墻上有道明顯的水痕。“別看這老房子快50年了,都是石頭的,結實,沒大礙,就有一點兒漏雨。”劉殿文説。

  站在院子裏往屋頂看,有塊被石頭壓著的塑料布。

  劉殿文在河邊種了些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什麼的,老兩口吃菜全指著那兒。“都衝沒了,這幾天沒菜吃,好在腌了缸鹹菜,這5天凈啃它了,點著濕柴火煮點兒小米粥什麼的。”

  “大媽,您想吃什麼,跟我説,明天支書上來,讓他給你捎來!”記者貼到大媽耳邊説。“呵呵,不用了。這不,電來了,路也通了,賣菜的很快就過來了,我也不著急啦!”

熱詞:

  • 房山區十渡鎮
  • 賣菜
  • 峪村
  • 沙地
  • 老房子
  • 底盤
  • 柴扉
  • 心血管病
  • 黃瓜
  •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