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降準”緣何如此“矜持”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張勤峰

  央行昨日繼續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且將規模調高至近千億元。隨著逆回購規模重新放量,央行常態化運用逆回購工具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而短期內下調法定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則有所下降。分析人士指出,“降準”時點一再後延,表明央行對於進一步放鬆貨幣條件較為謹慎,未來市場利率水平或難出現較大幅度回落。

  逆回購或進入公開市場常規工具行列的一個明顯證據是,6月下旬以來央行使用逆回購的頻率和時間已是近十年所罕見,而上一次如此長時間運用逆回購要追溯到2002年。進一步看,由於未來公開市場到期量稀缺,一旦資金面再現緊張,若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採用逆回購將不可避免。換言之,若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繼續低於或慢于預期,未來逆回購很可能長期或至少在部分時間內得到連續運用。

  目前來看,市場對於近期“降準”的預期的確在下降。根據以往經驗,“降準”容易出現在流動性緊張、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的時段。原因可能在於,央行以“降準”應對流動性緊張時,為避免資金投放過於集中,會同時開展公開市場凈回籠操作,以合理調節到期資金分佈。而近兩周逆回購規模重新加大,特別是本週大概率將轉向凈投放,明顯有悖於以往的“降準”前的徵兆。週二逆回購操作後,市場上認為短期內“降準”概率下降的觀點逐漸增加,而更多人開始轉向揣摩央行推遲降準的原因和含義。

  從各方解讀來看,降準後延的原因可能包括:首先,經濟增長出現下行速率放緩的跡象。如6月份工業生産指標和7月份匯豐製造業PMI初值出現下滑放緩或環比改善的情況。其次,前期貨幣條件放鬆後,房地産市場回暖,部分城市出現了量升價漲的苗頭,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恐不利於鞏固房地産行業調控成果。再者,海外國家競相加大寬鬆政策力度,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或誘發市場通脹預期出現反復。最後,6月份信貸投放量較大,外匯佔款增量也有所改善。此外,考慮到7月央行已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若7月下旬再“降準”,則可能給市場釋放過於寬鬆的信號。

  歸納起來,當前的局面大致可以歸納為,經濟雖在週期谷底運行,但不乏亮點,也不必過於悲觀;貨幣條件雖存在很大放鬆空間,但高額貨幣餘額與寬鬆的外部流動性環境潛藏通脹復發風險,因此總體來看,未來貨幣政策放鬆仍將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微調式,而不會重現2009年的激進式。期待存款準備金率連續快速下調,推動流動性重現極寬鬆的場景可能是不現實的。

  預計未來央行將主要運用公開市場工具調節資金餘缺,並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處在適度寬鬆和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經濟形勢重新惡化,或者外匯佔款大幅收縮,進一步“降準”依然是有可能的。考慮到逆回購雖然可以在短期內緩解流動性緊張,但無法像法定準備金比率那樣能夠有效的降低回購利率中樞,未來一段時間7天回購利率可能將保持在3%上方運行。

熱詞:

  • 降準
  • 央行
  • 存貸款基準利率
  • PMI
  • 公開市場
  • 資金面
  • 存款準備金率
  • 外匯佔款
  • 回購利率
  • 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