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雲南大理探索城市近郊湖泊保護治理洱海模式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李曉萍):記者近日從環保部獲悉,位於雲南大理的洱海曾因為2003年藍藻爆發時水質急劇惡化,如今經過科學治理,已經成為全國城市近郊保護情況最好的淡水湖泊之一。

  根據大理州環保局在洱海全湖設置的24個監測點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洱海水質已連續半年達到了II類標準,平均透明度超過2米。在持續大旱、入湖水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洱海透明度依然回升,總磷和藻類細胞總數逐步降低。大理州探索出了一條讓洱海休養生息的有效途徑,創造了城市近郊湖泊保護治理的洱海模式。

  當地環保部門經過分析洱海流域內的長期監測結果發現,造成洱海水質惡化的主要來源為流域內的種植、養殖活動和生活污水,因此大理州委、州政府在洱海及周邊沿湖採取了“雙取消”的措施,共取消網箱養魚設施11184箱,取消機動漁船動力設施2574台(套)。

  大理市副市長郭華説,為減少生産活動對湖體的侵佔、對洱海生態功能的威脅,大理州全面實施了“三退三還”的辦法,大理市積極退塘還湖、退耕還林、退房還濕地,完成洱海湖濱帶生態修復58公里,建成羅時江、才村、下河灣“洱海月”等生態濕地1萬畝,在流域面山、近山區域人工造林2500畝,封山育林5.5萬畝,管護森林125.4萬畝,完成小流域治理12.5平方公里。徜徉于“洱海月”濕地公園,滿目蔥鬱、綠意盎然,睡蓮恬靜、蘆葦招搖,香蒲頷首、鳶尾挺拔,已經達到一級A標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再流經濕地,經過水生植物的凈化和沉澱、過濾後才能進入洱海,建立起了洱海的又一道生態屏障。

熱詞:

  • 洱海湖濱帶
  • 海西地區
  • 流域保護
  • 大理古城
  • 湖泊保護
  • 治理規劃
  • 城市生活污水
  • 城市近郊
  • 雲南大理
  • 總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