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型單兵綜合保障系統亮相 讓單兵野戰生存能力倍增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4日 10: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身背單兵綜合保障系統的士兵。 鄧 勇攝

  解放軍報呼和浩特7月22日電 記者郭建躍、鄒維榮報道:大漠戈壁,烈日當空,數百名身背新型單兵綜合保障系統的北京軍區某師官兵正在進行一場攻防對抗演練。據介紹,由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研製的這套系統,配備了電子傷票、微型凈水器等用具,適用於陸、海、空、第二炮兵等軍兵種的地面作戰部隊,可以讓單兵野戰生存能力倍增。

  “功能全、重量輕,披掛簡單、脫卸方便,符合實戰要求。”演練結束,迎面走來的某團一營二連班長孫守雷欣喜地對記者説,這套系統由單兵戰鬥綜合保障系統和單兵生活綜合保障系統兩部分組成,具有防衛防護、自救互救、飲食飲水、宿營等功能,全重僅15公斤。

  “以往,攜帶戰鬥裝具一般採用‘分件單挂’方式,將槍支、彈藥、水壺、挎包、雨具、防毒面具、子彈袋等裝備物品統統挂在身上,不僅沉重,攜帶時也很麻煩。”現場一位部隊領導感慨地説。

  如今,這套新型單兵綜合保障系統在設計理念上突出人性化,增強了裝備的實用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方便官兵遂行作戰任務和長途行軍。記者背上系統親身體驗,攜帶上槍彈後並不感覺笨重,設計科學的背帶將重力均勻地分佈在肩、腰、腹等部位,讓人能夠輕鬆自如地完成蹲下、起立、轉身、行走、小跑、彈跳等各種動作。

  “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單兵裝備的攜帶量,使每名士兵成為一個依託自我保障、能夠獨立生存的小作戰保障單元,大大提高了單兵野戰環境下的生存能力、機動能力和作戰效能。”北京軍區聯勤部司令部副參謀長楊柳青介紹説,這套系統採用標準化接口和模塊化組合的方式,能與現行的武器裝備專用攜行具相兼容,官兵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需求像“拼積木”一樣攜配相應的裝備模塊,快速組成單兵系統,遂行相應的作戰任務。

  據總後勤部司令部科裝局領導介紹,為適應未來作戰需要,箱組化的野戰生活保障裝備、車載方艙化的野戰醫療救護裝備等一批現代化後勤保障系統,將陸續列裝部隊。

  ★新聞延伸

  ■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戰士身上僅佩戴米袋、子彈袋和手榴彈袋,子彈袋又兼作腰帶束在腰間,背上背著薄薄的棉被。解放戰爭時期,每個戰士都有一條帆布腰帶,增發了白毛巾、挂包和水壺。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軍戰士胸前增加了牛皮彈匣袋,軍需品的數量、重量都有較大增長,採用“單件分挂”的攜行方式,一名戰鬥員僅能攜帶10余件裝備物資,機動、持續作戰和生存能力明顯不足。

  ■後來,隨著我軍後勤建設發展進步,水壺、三防用具、雨衣等配備品越來越多,戰士全副武裝時身上的帶子密密麻麻,“單件分挂”的攜行方式已成為制約戰鬥力生成的瓶頸。

  ■目前,我軍單兵裝備物資已發展到30余種,繩捆帶綁的“單件分挂”攜行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後勤裝備的發展變化。由此,新型單兵綜合保障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集成了防衛防護、自救互救、飲食飲水、宿營等功能,設計時突出人性化特點,使攜行變得輕鬆便捷,大大提高了單兵野戰生存能力。

  (來源:解放軍報)

熱詞:

  • 野戰環境
  • 單兵裝備
  • 綜合保障
  • 野戰醫療
  • 作戰需求
  • 裝備物資
  • 作戰效能
  • 系統集成
  • 生存能力
  • 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