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南蘇丹馬裏亞個人名義參賽 並非奧運史上第一人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1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島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奧委會(微博)當地時間上週六宣佈,在南蘇丹出生的28歲馬拉松運動員古爾 馬裏亞將以個人名義參加奧運會,由於2011年剛剛宣佈獨立的南蘇丹共和國尚未獲得國際奧委會認證,因此馬裏亞將跟隨奧運會會旗參加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但他並不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在自己國家尚未得到奧委會認證的情況下單獨參賽的運動員。2000年奧運會,東帝汶四名運動員也曾獨立參賽。

  無奈將以個人名義參賽

  現年28歲的馬裏亞是在自己16歲那年,以難民身份移居美國,但並未加入美國國籍,因此即使成績達標,也無法代表美國參賽。

  去年1月,蘇丹南部自治區舉行了全民投票,並於7月9日正式宣告獨立,成立南蘇丹共和國,但尚未得到國際奧委會認證,因此國內沒有自己的奧委會。所以這為已在去年以2小時14分32秒的成績達到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的馬裏亞為南蘇丹出戰奧運會增加了難度。最終在上週六國際奧委會宣佈馬裏亞將以個人名義參加倫敦奧運會,並將跟隨奧運會會旗入場,參加比賽,同時國際奧委會也允許了荷屬安德烈斯群島的三位運動員以個人名義跟隨奧運會會旗入場參加奧運會。

  在得知自己被允許參加奧運會後,馬裏亞非常高興,他表示,奧運會終於能聽到南蘇丹的聲音,而國際社會也終於能夠出現南蘇丹的身影,雖然不能舉著南蘇丹國旗入場,但夢想已經得到實現,並且南蘇丹的希望仍然存活著。

  幕後蘇丹曾邀請他參賽

  七月份才獨立的南蘇丹共和國。由於沒有達到2年註冊時間的標準,國際奧委會要求他們如果參加奧運會就必須使用蘇丹的國旗,但這個新晉的國家對此表示嚴重抗議。

  馬裏亞表示,蘇丹曾經邀請他代表蘇丹出戰,但他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名蘇丹公民,因此拒絕了蘇丹的邀請。他還透露,不想代表蘇丹參加奧運會的原因在於,他有28個家人在蘇丹的安全問題或災難中喪生。

  馬裏亞也表示,8月12日的馬拉松比賽對於南蘇丹人民來説有特別的意義,他説:“南蘇丹的人民是最重要的,經歷了那麼多掙扎,如果我能取得任何成績,我都會用盡全力去做到。”他的父母目前仍在南蘇丹居住,在沒有水電的糟糕地區生活,馬裏亞也表示,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到附近城市,在電視上收看自己的比賽。

  歷史他並非史上第一人

  馬裏亞並非奧運歷史上第一位以個人名義參賽的運動員。早在2000年,剛剛從印尼獨立出來不到一年的東帝汶也沒有被允許參加悉尼奧運會。但最終還是有四名東帝汶運動員站到了悉尼奧運會的舞臺上。

  1999年8月30日,東帝汶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全民投票,最終78.5%的公民選擇獨立,他們同樣沒有時間向國際奧委會完成註冊,一年之後的悉尼奧運會東帝汶派出4名運動員參賽,他們也同馬裏亞一樣,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賽。

  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伊拉克代表團因本國政府和國際奧委會的種種不合,而一度被取消參賽資格。直到比賽開始前10天,雙方才達成協定,使部分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堅持訓練的運動員趕上了為國出征奧運的末班車。

  體育比賽雖然只是一場遊戲,但對於不少飽經磨難的國家來説,奧林匹克可能是她們多年來唯一能夠站在世界文明舞臺的機會。本報綜合整理

熱詞:

  • 馬裏亞
  • 運動員
  • 南部自治區
  • 參賽資格
  • 奧運歷史
  • 東帝汶
  • 個人名義
  • 國際奧委會
  • 蘇丹共和國
  • 悉尼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