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培植新産業建設新農村 失地農民有奔頭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雲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幢幢白色或靛青色的樓房矗立在平坦乾淨的水泥路兩側,房下栽種著各種花草果樹,屋頂上架著一個個拱形的大棚,大棚裏生長著綠茵茵的鐵皮石斛……這是記者近日在綠春縣大興鎮坡頭村看到的新景象。

  村民張迷裏是位淳樸的哈尼族婦女,她曾擔任過大興鎮牛洪村委會主任,提起村寨近年來的變遷,張迷裏打開了話匣子。

  她告訴我們,5年前,坡頭村小組在牛洪村委會中是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較差的城郊村。那時,當地的哈尼族群眾尚未參與到市場經濟的行列,仍然流傳著有錢就喝酒、有米就吃光的習慣,全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不足800元,村裏的住房多數是由土坯木料和茅草建蓋而成的破舊型危房,農民的家裏也見不到幾件像樣的傢具。後來,因為縣城拓展建設,坡頭村農民的耕地全被徵佔,村子由城郊村變成了城中村,全村248戶農民成了失地農民。如何引導坡頭村農民轉型發展?成了縣、鎮、村各級幹部群眾關注和思考的重要議題之一。

  當時,有諸多不同意見。有人説,直接把徵地補償款兌現到農戶手中,讓他們自行處理,自謀發展,免得整天被群眾盯著,懷疑貪污挪用。有人説,應整合徵地補償款,按自願入股的方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引導農民投資建廠,儘快走上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路子。最終,經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綠春縣吸納了各方良好的建議,決定在保證徵地補償款農民所有不變的原則下,派出規劃和科技輔導隊伍,結合新農村建設,在規劃建設好農民新居的同時,尋找並培植新的産業,帶領農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3年來,根據坡頭村群眾的意願,綠春縣、大興鎮兩級派出的幹部和技術隊伍,長期挂鉤聯絡和輔助坡頭村,在整合各類幫扶資金的基礎上,將全村所有的危房拆除,用鋼筋混凝土和墻磚修建成兩層至三層高的樓房,將村寨改造成一個嶄新漂亮的新農村。依照海拔、氣溫和水資源等條件,綠春縣引進外來企業,在當地興辦石斛種植加工廠、生豬養殖場等,並將種植養殖技術傳授給坡頭村周邊各族群眾,帶動他們加入産業化發展的行列。結合縣城的規劃建設,綠春縣專門調整出一塊土地,以集資入股的方式,吸納坡頭村農民入股興建賓館,主動參與到商業和旅遊服務行業中。圍繞縣城商業區的規劃發展以及全縣林業、生物産業的發展,綠春縣派出創業輔導小組,在遵循市場規律原則下,引導部分農民進行勞務輸出,開展餐飲服務、物資流通和農産品收購經銷等創業活動。

  “如今,村民的身份仍然是農民,該享受的政策依然享受。田地沒了,但個個都有事情做,到年底還可以分紅。”張迷裏算了一筆賬:最近3年雖然不種地了,但是,坡頭村每戶農民的年均純收入都在快速增長。201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是1萬多元。到今年底,大致可以超過兩萬元。(記者 馬玉龍)

熱詞:

  • 綠春縣
  • 失地農民
  • 新農村建設
  • 農民成
  • 徵地補償款
  • 産業建設
  • 大興鎮
  • 大棚
  • 種植
  • 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