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拆除藩籬綜合應對留守兒童危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2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留守兒童健康人格研討會”上,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張漢湘表示,留守兒童的健康人格問題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目前尚無成型的經驗可借鑒,因此需要搭建一個政府、企業、學研相結合的互助平臺,以切實改善我國留守兒童健康人格問題。

  這樣的官方表述可以從坊間的一句順口溜中,得到更加直觀的體現——“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娘,讀書無人管,心裏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

  留守兒童,他們正遭遇怎樣的成長困境?《法制日報》記者深入沂蒙山區,探訪這些農村孩子的留守世界。

  □本報記者趙麗本報實習生羅甜甜

  心理自閉憂慮孤獨寡言

  一張廢棄掛曆的背面,稚嫩的鉛筆線條簡單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白雲下,爸爸、媽媽和一雙子女站在屋前,開心地笑着。

  這實在不能算是一幅好的繪畫作品,但對11歲的燕燕而言,卻是她心底的憧憬。

  燕燕的家,在山東省蒼山縣東泉裏堡村。蒼山縣,是山東省的勞務輸出大縣,目前外出務工人數超過27萬,勞務輸出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燕燕的爸爸在3年前因衝動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母親為了貼補家用只能外出打工。燕燕和3歲的弟弟成了留守兒童,寄居在姑姑家。

  每天早上6點起床,幫姑姑做好早飯,幫助弟弟洗漱之後,燕燕背上書包開始了將近1個小時的“跋涉”。

  崎嶇、塵土飛揚、上坡下坡……在走過20分鐘的山路後,燕燕終於邁上平坦的公路,但問題隨之而來。這是村莊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每到早上和晚間都是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燕燕在這條人車混行的馬路上,要走將近半個小時,高峰的時候,她往往是和車輛“擦肩而過”。

  中午,花一元錢買一個饅頭和一袋豆奶就是燕燕的午餐。下午放學後,原路走回姑姑家,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姑姑挑水做飯。

  燕燕的姑姑説,燕燕很懂事,也許是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有些早熟。

  燕燕總是喜歡一個人默默地去做事情,看到有客人進屋,就搬把椅子過來;客人遞給她零食,她的第一反應是給姑姑的孫子……

  她也不喜歡説話,給人的感覺是害羞,甚至有些冷漠。與人相對時,燕燕總是低着頭摳手指甲。如果有人問起她的父母,會看到滴落在她手上的淚水。

  燕燕的眼神裏似乎總有一絲憂愁,只有在談到她最喜歡吃的,5毛錢一塊的炸雞時,她才會笑起來,“太香了”。

  燕燕的世界,是隨時可能出現的失學、繁重的家務以及對父母的思念,這一切,讓她11歲的心靈不再陽光,甚至與社會産生了隔閡。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葉敬忠説,由於繁忙的生産生活負擔,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情感和心理變化關注不足。研究表明,43.8%的留守兒童和監護人之間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情感交流,37%的留守兒童表示經常不想跟任何人説話,30%的留守兒童經常感到孤獨。

  (來源:法制日報)

熱詞:

  • 留守兒童
  • 燕燕
  • 法制日報
  • 健康人格
  • 姑姑家
  • 外出務工
  • 拆除
  • 早熟
  • 農村孩子
  • 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