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育與恢復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雞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洪劍明

  退化濕地生態系統是指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的濕地,在自然干擾或人為干擾或二者共同作用下,由於生態要素(主要是水因子和生物因子)發生變化,打破原有系統的平衡狀態,導致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破壞或喪失,系統的生産力、穩定性和抗逆能力下降。濕地保育與恢復,是指保護與培育的過程,重在維護系統的現狀和功能。在修復與重建的過程,重在改變系統的現狀和增強功能。採取何種方式取決於退化生態系統的現狀和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以興凱湖為例,水位下降、水質變差將會影響周邊的氣候,水中出産的魚蝦數量和質量,周邊可灌溉耕地的數量,房地産業的發展;景觀和生物資源的減少會影響到興凱湖旅遊業的發展,畜牧業發展,影響所在城市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從流域層面考慮和設計恢復方案,至少恢復到小流域級:恢復該濕地結構的完整性,如地形地貌、動植物群落等;恢復其生態過程,如水文過程、地球生物化學循環過程;恢復其生態功能,支持、供給、調節和文化功能。恢復自然濕地呈現歷史上的功能和面貌應當收集整理和全面掌握該濕地歷史上的各類數據包括影像資料;分階段從地形地貌、水文和生物多樣性層面逐級設計和實施;地形地貌和水文條件基本實現按歷史原貌修復;植被以土壤種子庫技術恢復為主,可依歷史資料優先回引部分建群種;恢復食物鏈,可回引當地的部分土族昆蟲、兩棲類、軟體動物和魚類。恢復其作為飲用水源地的水質水量安全就要以流域為單元統一制定保護和利用規劃,控制上遊污染源、水土流失和水資源的利用強度等……

  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也是退化最快的生態系統。濕地的保護與恢復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育與恢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流域的角度綜合評價其可行性與效益,在確保有穩定水源補給的條件下開展。對於現有的健康濕地或是剛剛開始退化的濕地,應以保育為主;對於退化較嚴重或很嚴重的濕地,需要根據恢復所具備的條件,確定適宜的恢復目標,通常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目標,使恢復後的濕地不但能夠産生明顯的生態效益,而且能夠産生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濕地恢復的方案和技術路線,因按照科學的程序制定和經過專家論證,技術路線應盡可能符合投入少、恢復的濕地景觀自然性好、生物多樣性高,具有較好的自我可持續性的特點;同時,加強恢復後的監測,確保恢復目標的實現。

熱詞:

  • 濕地恢復
  • 濕地生態系統
  • 水文過程
  • 建群種
  • 系統結構和功能
  • 退化生態系統
  • 濕地景觀
  • 生態過程
  • 保育
  • 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