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五華區新增十項文物保護單位(圖)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昆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沙朗極樂宮內莊嚴大氣。

  本報訊 首席記者肖宇輝攝影報道 五華區新增10項文物保護單位,這次公佈的第三批文保單位分別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價值,體現了五華區在新時期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突出遺産多樣性和完整性的特色。

  近日,五華區政府正式公佈五華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昆明廣播電臺舊址、頭村龍泉寺、潘朔端舊居、東方紅水庫碑、沙朗古道、蓮花池陳圓圓畫像碑、沙朗鳳凰寺、沙朗極樂宮、明黔國太夫人陳氏盡節處刻石、航空委員會第一飛機製造廠舊址10項歷史遺存成為新增文物保護單位。至此,五華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78項,穩居昆明市歷史文物資源最多最豐饒的縣區。

  據五華區文化體育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新公佈的文保單位身上可以看到五華區文物保護工作思想和理念與時俱進的轉變。和過去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相比較明顯呈現出新特點:現在五華區文物保護工作更突出遺産多樣性、完整性。過去認定文保單位在時間上偏重於“古代”,而現在只要按國家法規能達文化遺産者均可掛牌文物保護,歷史遺存“不論出身”都可以納入保護範圍。這種突出遺産多樣性、完整性的文物保護思想,更有利於城市文脈的延續和地區文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能大力推動文物單體保護向文物共生環境保護的轉變。

  從五華區新增的十項文保單位來看,在時間上呈現出從漢代到近現代的跨度,在行業上呈現出從歷史、宗教、藝術、科學、工業到水利、交通的廣度,從中可以看到遺産保護的多樣性和完整性。

  以沙朗古道這一生成于漢代的古遺址為例,雖然其只是一段青石鋪墊的約2公里古道路,但是卻曾經作為昆明和外縣、外省進行物資交流、商品交換、人員往來的重要通道,現存古道對研究昆明對外交流和古代交通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保護並維護好該段古道,對於研究昆明地區與西部、西南部以及北部地區的貿易史、民族遷徙史、文化交流史、地方發展史等也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五華區這次新公佈十項文保單位,也是該區近年持續深入推進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階段性成果。由五華區文化體育旅遊局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將宣傳、動員、培訓工作推進到全區近百個社區,在此基礎上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兩個文物普查工作小組上山下鄉,對五華全區的地面、地下、水下進行“地毯式”全覆蓋普查。採取實地調查、現場走訪、入戶尋訪相結合的工作方式,發掘並登記了180個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存,再經過梳理、遴選、審定,政府才將其中價值較高的十項遺存公佈為五華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熱詞:

  • 五華區
  • 文物保護單位
  • 文物普查
  • 文保
  • 保護範圍
  • 地毯式
  • 極樂宮
  • 歷史遺存
  • 旅遊局
  • 沙朗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