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摒棄“啃老”走向自強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1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值大學生畢業時節,筆者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湖北十堰鄖縣一個村裏一個年輕人的“宅”死家中。這個叫王小林的年輕人,曾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1995年大學畢業後因為對工作不滿,棄職避守家中,漸漸懶散到不做事、不燒飯,進而將自己活活餓死。

  雖然王小林只是特例,但和他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調查顯示,中國有65%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人民網關於年輕人“啃老”行為的網絡調查中,有超過半數網友認為“就業難、生活壓力大”,“啃老”可以理解;只有30%的網友反對“啃老”,認為年輕人應該自立自強。年輕群體對於“啃老”的高度認同,説明了現在的不少年輕人缺乏吃苦精神。從“啃老族”到“宅男宅女”,更凸顯了年輕人的消極心態呈遞增趨勢。

  上述數字與事例,及其背後牽連的種種問題,不是教育部門單槍匹馬就能夠解決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當前,除了呼籲國家和相關部門為年輕人多方開發就業崗位,創造人盡其才的就業氛圍,提供公平公開的就業競爭環境等,我們是不是也該深刻反思: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習成長時“聰明”、“聽話”、“學習好”的孩子,在接受了十多年教育之後,缺乏責任感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成為對國家、社會、家庭有貢獻的人才?

  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勤勞致富的價值取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已經指出了年輕人成功的路徑。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先學會做人,後學會做事。

熱詞:

  • 啃老
  • 啃老族
  • 致知
  • 正心
  • 就業難
  • 網關
  • 大學生
  • 宅男
  • 宅女
  • 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