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日本垃圾分類如此細緻 中國為何落實不了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女兒從小在中國長大,今年回日本上大學。從小在上海長大的她,對於日本社會的不少“生活常識”有些陌生,特別是如何扔垃圾。

  日本的垃圾分類十分複雜,但也十分清楚,一望便知,不像上海很多小區的“可回收”、“不可回收”那麼含混不清。日本的分類有“生垃圾”(指剩飯、剩菜等要腐爛的垃圾)、紙類、塑料類、易拉罐、電池、廢銅鐵、舊傢具、家電等。不同類的垃圾要在不同的日子(從週一到週日每天按分類規定扔一種垃圾)丟到小區指定的垃圾站,並且有幾點到幾點的規定時間,過時不候。

  不久前,我出差順便去探望女兒。進了房間大吃一驚:裏面垃圾成堆,最多的是紙類、塑料和易拉罐,本來就很狹窄的房間變得格外擁擠。女兒解釋説,因為每天要上學,所以總是錯過扔垃圾的時間,就這樣“攢”下來了。

  但她接著補充説,牛奶紙盒和易拉罐喝完都洗乾淨了,不會發臭,以後集中扔一次,也節省垃圾袋和回收工人的勞動。我問她,這些是誰教你的?她回答説,在每個樓層和電梯裏都張貼著怎樣正確處理垃圾的説明,十分清楚。

  剛來的時候,因為不了解情況,總是把當天不該扔的垃圾扔出去,很快就有類似“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找上門來了。這位袖章上寫著“町內會垃圾處理監督員”的阿姨耐心解釋説,因為垃圾回收車要在小區各街道間奔走,到本樓大概是上午8點到10點之間,太早扔出去的話,容易被野狗野貓特別是烏鴉“襲擊”。

  這一節課應該上得很生動,因為我女兒從此徹底記住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方法。

  其實,在日本,“怎樣扔垃圾”是一門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會聽老師講的事情。我到現在還記得,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次我去接他,看到他因為把牛奶盒扔錯垃圾筒而被老師在批評。兒子當時在哭,我也很難過,但老師叫我離遠點,不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場就輕鬆“過關”。這樣的早期教育對兒子顯然非常有效——時隔不久,我在家裏如果把垃圾扔錯了地方,兒子會反過來提醒我。

  話説回上海。上海市政府現在也在號召市民規範扔垃圾,越來越多出現了標注“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樣的垃圾箱。但我仔細觀察過,這兩種垃圾箱裏裝的垃圾幾乎沒有區別,因為大部分市民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垃圾“可回收”,什麼樣的“不可回收”。再加上缺乏專門的工作人員指導、監督,因此一直沒法真正意義上落實垃圾分類的推廣。

  我上海家裏住的小區,一到晚上野貓就成群結隊來“偷襲”垃圾。加之連日陰雨,被風吹雨打的垃圾筒顯得格外脆弱,很多的垃圾還扔在外面,被野貓糟蹋得一片狼籍,物業管理部門也不聞不問。可能在他們眼中,這只是國際化大都市裏一件不必重視的“小事”。但試想,這樣的場面如果被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又會記住什麼?

  怎樣扔垃圾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它不但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公共衛生、環境管理和市容面貌,也反映出公民的素質和道德教養,事關重要。應該從孩子抓起,由政府下決心,居委會街道全力配合。

熱詞:

  • 垃圾分類
  • 垃圾回收
  • 扔垃圾
  • 不可回收
  • 可回收
  • 居委會
  • 過關
  • 襲擊
  • 生活常識
  • 日本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