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清朝京官的“北漂”窘境 有人窮到沒錢生火做飯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道光二十年正月二十八日,曾國藩到達北京。在翰林院“散館考試”考試中,他考中二等第十九名,授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

  曾國藩翰林生涯的經濟狀況始終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窘”。有兩個證據可以很好地説明他的窘迫情狀。

  一個是在道光二十二年,身為翰林院檢討的曾國藩與僕人陳升發生了一場衝突。因為窮困拮據而脾氣又大,曾國藩早已被陳升看不起,在這場口角衝突後,陳升卷鋪蓋另尋高枝去了。

  另一件證據更有説服力。曾國藩為人重感情,對親戚關係十分重視,稍有餘力,必加周濟。道光十九年十月曾國藩進京為官前,曾專門去看望幾位母舅。當時他的大舅已年過花甲,卻“陶穴而居,種菜而食”,過着半野人的生活。曾國藩不覺“為惻然者久之”。他的二舅江永燕送他走時,向他預約工作説:“外甥做外官,則阿舅來作燒火夫也。”南五舅一直把他送到長沙,臨別握着曾國藩的手説:“明年我親自送外甥媳婦(曾國藩的妻子)去北京。”那意思是到北京跟曾國藩享兩天福。曾國藩説:“京城苦,舅勿來。”南五舅説:“好吧,但是我早晚得找到你當官的地方呆兩天。”説話間已然泣下。

  然而,曾國藩當官已好幾年,卻沒有餘力周濟他們。5年後江永燕貧病而死,沒沾到外甥一點光。大舅依然沒有房住,南五舅也沒能到北京享福。

  翰林為國家儲材之地,成天與皇帝和高級大臣打交道,出席各種重大典禮,面子上十分風光。然而與此相對照的是,經濟待遇卻特別低下。

  在清代俸祿體系中,曾國藩這樣的七品京官年俸45兩。乾隆體恤京官不容易,規定從乾隆元年起,京員例支雙俸,也就是開雙份工資。45兩“雙俸”,不過為90兩。此外“每正俸銀一兩兼支米一斛”,還有45斛(22.5石)“祿米”。這就是他的全部收入來源。以1石糧食值1兩5錢4分銀子計算,數項相加,曾國藩一年的收入不過124兩6錢5分。

  那麼京官們一年要花多少錢呢?

  張之洞在《請加翰林科道津貼片》給京官們算賬説:“計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須一金。歲有三百餘金,始能勉強自給。”也就是説,普通京官,一年財政赤字通常近二百兩之譜。所以做京官確實是一件極為賠錢的買賣。

  清代京官之窮,今人實難想象。有記載清代京官有人窮到“不能舉火”。清李慈銘記載他一個做京官的族弟“屋宇倚漏,人有菜色”。清人筆記中,有翰林曾作詩這樣描述自己的悲慘生活:“先裁車馬後裁人,裁到師門二兩銀(師門三節兩生日,例饋賀儀銀二兩)。惟有兩餐裁不得,一回典當一傷神。”

  據《瞭望東方周刊》

熱詞:

  • 京官
  • 曾國藩
  • 清朝
  • 道光
  • 清代
  • 考試
  • 生火
  • 瞭望東方周刊
  • 陳升
  • 請加翰林科道津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