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日報:徵地拆遷何太急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5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些日子到中部一個縣調研,問起地方最頭疼的事,當地幹部的回答竟如此一致——農村徵地拆遷!幹部們倒出苦水:“發展要佔地,你徵不下來地,沒法交賬;可是一徵地,就免不了上訪,弄不好會被問責,甚至丟‘帽子’。”據介紹,縣裏每年徵地拆遷引發的上訪佔了70%以上,許多幹部都得包村包戶,防“上訪”。

  徵遷這麼難,仍壓不住一些地方政府衝動。當地幹部説,發展是硬道理,大項目不落地,發展無從談起。看看縣裏的規劃,每個鄉鎮、街道都有大手筆:國際商貿城、現代工業園、休閒度假島……推土機轟隆隆一過,城郊的地被推平了,房子拆了,許多農民被“進城”了。於是,一幢幢漂亮高樓拔地而起,GDP增速噌噌上漲,地方經濟財源滾滾。

  然而,亮麗的成績掩蓋不了背後的問題。一些失地農民抱怨:“一畝地補給我們幾萬元,賣給開發商卻上百萬,不公平。”“過幾年補償款吃完了,生活怎麼辦?”部分失地農民成為“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保障無份”的群體,引發諸多社會矛盾。

  令人憂心的是,當前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許多地方在GDP崇拜和土地財政的推動下,低成本徵地拆遷的動力不減。城市發展缺地,就瞄向農村土地;城市建設缺錢,就去農村經營開發,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土地增值收益一味向城市傾斜,犧牲農民利益換發展。據測算,近20年來各級政府向農民徵地約1億畝,徵地補償費與市場價的差價約為2萬億元。

  只顧經濟利益,漠視農民權益,許多地方打著“城市化”、“公共利益”的旗號拆村騰地,趕農民“上樓”,甚至不惜暴徵強拆。光鮮的城市建設背後,農地非農化、農民失業化和無産化日益加劇。這種違背規律的發展,註定是潛藏風險的發展、不可持續的發展。

  專家測算,目前全國失地農民人數有4000—5000萬人,而且每年還以300萬的速度增加。總體上看,他們既有別於農民,又不同於城市居民,就業能力弱,社保水平低,發展能力差,成為一個邊緣群體。失地農民的生存狀況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下決心推進徵地制度改革刻不容緩。

  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徵地拆遷不可避免,關鍵是要明確政策導向和制度設計。對農民的徵遷安置不應是簡單的經濟補償,與農民做“一錘子買賣”,更應該考慮如何保障好農民的長遠生存權、發展權。要從制度上規定,把土地收益主要用之於農民。制定合理的補償機制,引導和幫助失地農民積累資産,促進失地農民生産性就業。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讓農民平等地參與到農村土地市場的開發中來。地方政府沒有了暴利,自然就不“起早”了,徵地動力就會大大減少。

  徵地拆遷何太急,多替農民長遠生計想一想,也許許多矛盾就能提前化解。

熱詞:

  • 徵地拆遷
  • 徵遷安置
  • 徵地補償費
  • 徵地制度改革
  • 失地農民
  • 公共利益
  • 農村土地
  • 種田
  • 休閒度假
  • 土地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