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道德觀察】政府借款20年不認賬,公信何在?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4日 0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河南駐馬店確山縣民眾稱1991年至1999年間,縣政府先後以縣造紙廠技術改造等名義,向全縣行政及事業單位員工借款,根據級別,金額從300元到1000元不等,級別更高者被借一個月工資。7月10日,確山多名縣負責人均稱不清楚此事,一名親歷此事的退休官員證實,當時確有借款一事,至於為啥不還,是縣領導的事情。

  雖説現任縣領導稱不清楚此事,但是從多人投訴當時縣政府專門下發文件借款與退休幹部證實的情況來看,借款不像是編造的。何況,政府借款一借就是20年,年輕領導不知情也很正常。按照“新官不理舊賬”的官場潛規則,有的領導“揣著明白裝糊塗”也不奇怪。

  欠賬還錢是自古的規矩,政府總該有借有還吧。遇到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輿論義憤填膺,政府積極幫助討薪。而堂堂縣政府長期拖欠借款不還,不是自打耳光、自貶政府信用嗎?在筆者看來,政府欠賬不還實際上是對政府公信力的嘲諷。而且欠債時間越長,政府信用貶值越厲害。

  客觀地講,政府借款難討與新賬變舊賬有關。20多年的時間,黃花菜早涼了,領導換了一任又一任,負債工程創造的政績是前任的,而前任留下的爛攤子要新領導來收拾,新領導自然不幹。無論如何,錢是以政府名義借的,就得依照事先約定還錢,這是沒有任何價錢可講的,政府顯然不能失信於民當上老賴。

  政府債務危機並非一地獨有。審計署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雖説2011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了10.37萬億元,但除了財政支出,每年可用於償還債務的資金有限。再者,有的地方財政收入過分依賴土地財政,弊端顯而易見:助推房價高企,增加徵地、拆遷矛盾,造成國有資産縮水甚至流失。

  有調查顯示,在我國 662 個城市、兩萬多個建制鎮中,約有五分之一的城鎮建設存在諸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高爾夫球場”、“萬畝基地”和“百里長廊”等政績工程,其主要資金來源是政府負債。在滿足群眾公共産品需要的招牌下,政府債務負擔越來越重。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公眾形象,而且影響了地方發展和社會穩定。為了還債,有的地方不但沒錢用於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還想方設法在公共服務中偷工減料,亂收費、亂攤派。

  與此同時,由過度負債支撐起來的政績工程為某些官員帶來政績資本的同時,也提供了權力尋租空間。某些官員只“秀”政績,不問民生,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等“政績”到手,職務升遷,拍屁股走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把後遺症留給下任領導,最後形成了政府負債越積越多、積重難返的怪圈。

  針對確山縣政府欠債不還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確認借款事實,及時償還借款本息,這是政府的底線,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從長遠情況看來,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把地方政府融資舉債納入法制軌道,很有必要。相關部門要完善欠賬還錢的監督約束機制,讓官員樹立誠信是政績、理舊賬也是政績的執政理念,避免政府欠債不還傷害民心。

熱詞:

  • 借款
  • 政府債務
  • 政府信用
  • 政績
  • 政府公信力
  • 政績工程
  • 此事
  • 全國財政收入
  • 地方財政收入
  •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