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學家用上帝粒子"譜曲" 發現旋律似古巴舞曲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15: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網易探索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網易探索7月12日報道有誰能夠想到“上帝粒子”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古巴的哈巴內拉舞曲?

  研究人員聲稱,從瑞士強子對撞機的實驗中收集到數據,已經被他們“可聽化”了,這意味著,人們可以“聽見”新近發現的疑似的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利昂 馬克斯 萊德曼稱為“上帝粒子”

  這一段音頻的旋律跟哈巴內拉舞曲的韻律相似,哈巴內拉舞曲是一種古巴舞蹈,19世紀後在西班牙流行起來。

  7月4日星期三,在分析了強子對撞機的實驗結果後,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們宣佈找到疑似的希格斯玻色子。研究人員們在質量126 G電子伏左右發現信號,而産生這種信號的粒子的特徵跟希格斯玻色子的一致。

  “在研究結果宣佈之後,我們開始著手將實驗的數據可聽化。”位於英國劍橋的歐洲先進網絡技術服務公司的産品經理多米尼克 維辛納扎説。

  維辛納扎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可聽化項目的&&人,劍橋的阿斯特拉項目的索倫蒂諾是他的合作夥伴之一,後者負責可聽化的處理進程,而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洛卡則負責電腦架構。

  “可聽化的過程就是把音譜附在每一個記錄到數據上。所以,當你聽到這段旋律時,你事實上就是在聽這些數據。”維辛納扎説。

  研究人員將實驗記錄到的數據的時間間隔映射到音符的間隔上,相同的數值對應相同的音符。如此一來,數值增加和減長,音調就會相應地減弱和升高。

  “在這種方式下,任何有規律的科學數據都可以自然地映射成為旋律:如果數據是週期性地被記錄到(數據在重復的時間間隔中被記錄到),那可聽化出來的音頻就是美妙的音樂旋律,音調的起伏會有週期性的規律。”維辛納扎説。

  在可聽化的過程中,每一個十六分音符對應5G電子伏的數據。在質量125-126 G電子伏左右發現疑似的希格斯玻色子時所記錄到數據對應三個高音,分別為F、C和E調。

  “發現疑似的希格斯玻色子是世界科學的一大進步。而將這些發現進行可聽化,我們可以令這個偉大的科學發現讓普通人更容易理解。”維辛納扎説。

  令人驚奇的是,可聽化的結果就是一段哈巴內拉舞曲一樣的音樂。

  “在試聽了可聽化為鋼琴獨奏的版本後,我將它改進為另一種版本。我將低音、打擊器和木琴等音效加了進來。”維辛納扎説。這種改進的手段對於處理複雜的數據非常有效。為了創造出希格斯玻色子的旋律,研究人員依賴高速研究網絡,包括GENT歐洲教育學術網絡,而這個網絡的速率能達40Gbps(2013年將達到100Gb/s)。

  “無論是發現這個疑似希格斯玻色子,還是可聽化的過程,都少不了高速研究網絡的支持,這些高速網絡將世界各地的科學們聯在一起,使他們能親密合作,以分析和分享相關數據。”

熱詞:

  • 希格斯玻色子
  • 舞曲
  • 科學家
  • 譜曲
  • 上帝粒子
  • 古巴
  • 研究人員
  • 聽見
  • 音符
  • 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