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舉重擊劍奧運名單引發選拔標準熱議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舉重小將田源無緣倫敦奧運會 本版圖片CFP

  【新民晚報推薦】奧運出征,牽動人心,名單公佈,卻引來爭議一片。從女子舉重名將田源,到男子花劍老將黃良財,落選者皆是一肚子委屈。如何確定奧運資格?誰才能入選奧運?一時間,成為外界關注的話題。

  類別有不同

  每次大賽前的“選人”,對主管者都是一道“難題”,奧運會尤其如此。畢竟四年一次的等待和付出,又關乎著方方面面的利益,一旦失去這樣的機會,對任何一名運動員而言都是巨大的打擊。但怎樣才能挑出最合適的人選,並不能一概而論。項目特點的不同,也決定了選拔方式的不同。

  其一是打分類項目,譬如跳水、體操、花樣游泳等。既要考慮選手的水平,又要考慮穩定性,同時還得兼顧“印象分”。某種程度上,此類項目更偏向老將、名將,使用新人將非常謹慎。即便能完成同樣一套跳水動作,倘若是郭晶晶出場,以她的氣場,得分自然也會高一些。而在花樣游泳項目中,俄羅斯選手也更容易得到裁判的認可,因為她們是“熟臉”,是“常客”。

  其二是對抗類項目,譬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選手的個人能力固然要強,但教練也會根據國外對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調整,尤其在團體項目中。之前中國乒乓球隊就曾經針對主要對手韓國男隊的著名削球手朱世赫,專門帶上克削球打法的選手。

  其三是成績可量化的項目,譬如游泳、田徑、舉重等。能遊多快、跑多快、投多遠、舉多重,全憑選手的個人能力,實打實,硬碰硬。這些項目的選拔其實最簡單:讓最強的上。

  標準應服眾

  應該説,相比以往,現在的奧運選手選拔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越來越透明、規範和公平。此番出征倫敦奧運,中國軍團就刷掉了多名大牌選手,他們或因名額限制,或因狀態不佳,或因成績不夠給力而無緣。

  在中國水軍中,世錦賽冠軍、中國男子游泳曾經的“一哥”張琳居然成為了看客。最近兩年來,張琳狀態下滑明顯,連奧運達標線都夠不著,落選也就自然而然。從張琳身上,能夠體現“不唯名氣只看成績”的選拔精神。

  不過,在舉重項目上還是鬧出了一些風波。女子53公斤級的全國奧運選拔賽冠軍本是紀靜,最後卻被另一名小將周俊替代,她們兩人都是湖北選手,而這竟是湖北方面的決定。對於這樣的變故,就連國家體育總局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也滿是無奈:“這個名額是湖北選手爭取到的,湖北體育局認為周俊近期練得比紀靜好,她也是湖北的運動員,我們只能尊重湖北體育局的意見。”他甚至公開表示:“周俊的入選的確違背了當初國家隊的奧運會選拔辦法。她奪金沒有把握,我對比賽結果並不樂觀。”這樣的表態不由得讓人疑惑:為何不讓實力更強的冠軍選手上?同一省份的選手就能隨意“頂替”?明知奪金形勢更難也同意這樣做?

  不管如何選擇,標準都應該服眾。“希望有朝一日,中國舉重的奧運選拔也像美國的田徑奧運選拔賽一樣,簡單明了,一錘定音。”這是馬文廣的心聲,又何嘗不是所有關心體育的國人的希望?

熱詞:

  • 男子花劍
  • 擊劍
  • 熱議
  • 選拔標準
  • 小將
  • 削球手
  • 削球打法
  • 難題
  • 朱世赫
  •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