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用代孕題材揭示偉大母愛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0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熱點專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母語》即將於7月17日在國內公映。影片首次觸及“代孕”這一社會敏感題材,也備受國際電影節關注,之前已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

  本報記者 周南焱

  由詩人、作家王海平編劇,導演俞鐘執導,秦嵐、方中信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電影《母語》即將於7月17日在國內公映。昨天,王海平接受專訪時坦率地説,“代孕現象需要正面對待,電影更重要的揭示由母愛表現出來的人類大愛!”

  《母語》是一部觸及人類生存的嚴肅作品,講述了家境殷實的夫妻張罄(方中信飾)和方韻(汪裴飾)找來平凡女孩李妍(秦嵐飾)代孕的故事。影片中,夫妻二人事業有成,本身家庭條件也頗為優越,是典型的中産家庭,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多年無子。李妍因生活所迫,成為了一名代孕母親,也因此捲入了一場不可自控的情感漩渦。她在懷孕過程中漸漸體會做母親的心情,對胎兒感情日增。而身為記者的方韻在汶川地震時參與災區報道,感到母愛偉大,並收養了一名孤兒。片中三位男女主角之間也就此上演了一段複雜的情感糾葛。

  該片觸碰當今社會“代孕”、“中産階層”等敏感話題,頗具寫實色彩。原著小説是王海平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寫的,其時他還採訪了不少代孕家庭,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2009年,他親自操刀,把小説改成劇本,篇幅上也從原來的數千字擴充到一萬五千字。他感慨:“創作現實題材,難度特別大,不能虛構衝突,因為生活中已經發生過的往往比虛構的更有戲劇性。”

  對於影片涉及的代孕題材,王海平也直言,這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需要積極引導。“代孕現象不是社會主流模式,只是局部現象,但折射了現代科技對傳統社會的衝擊,在生活方式、價值觀上都帶來深層的衝擊。”他解釋,在電影裏,通過代孕題材更重要的是揭示母愛,技術、地震災難並不能衝擊母愛,體現出來的是人性大愛。

  《母語》已經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贏得了好口碑。“這部電影在國外獲獎,説明藝術上説得過去。很多國際電影節對這個題材感興趣,也想通過電影看中國的變化現狀。”王海平認為,中國電影反映轉型期的社會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中國所獨有的。影片即將在國內上映,他坦言,希望觀眾口口相傳,看過電影能更深刻地認識到母愛、親情和愛情。

  雖然不是專業編劇出身,但除了《母語》之外,今年9月份王海平還有望上映一部他編劇的電影《咆哮無聲》。這是一個特殊的抗戰題材,其中有對抗戰的反思。他笑稱,現在國內電影的原創劇本缺乏,對劇本不夠重視,自己也是機緣巧合參與編劇的。其實,“中國文化裏有很多扣人心弦的東西,可以通過電影表現出來。”王海平表示,自己的電影在揭示矛盾、衝突的同時,最終還是讚美人性的光輝。

熱詞:

  • 代孕
  • 母語
  • 母愛
  • 影片
  • 國際電影節
  • 編劇
  • 秦嵐
  • 咆哮無聲
  • 方中信
  • 上映